《大博弈》5集过后,不谈技术光谈钱,又是上市又融资,太虚了
11月7日晚间,电视剧《大博弈》在卫视播出第4集和第5集的剧情。这部电视剧的前3集开局,个人认为,其质量并不理想。奈何,该剧为知名编剧周梅森老先生执笔,因此,总让人觉得弃之可惜。经过又两集的内容,我个人对该剧目前的看法是:不谈技术光谈钱,又是上市又融资,剧情太虚了,像小孩子过家家了。
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最无法逻辑自洽的地方在于,北机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竟然被退回来近两千万元的不合格产品,就这么一个连合格产品都生产不了的企业,竟然通过动员口号的方式恢复生产,并且要争取上市的指标,去股票市场上融资去了。周梅森老编剧是对技术有什么误解呢,还是对股票市场有误解呢?
先说周老可能对重工技术的误解。如果一家重工企业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出来,那真的不是喊一句动员口号就能解决的事情了。因为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出来,可能是这个重工企业整个的流水线管理出现了问题,而管理上的大问题,真的不是动员一下工人,打一下鸡血就可以的。同时,很多所谓的不合格,其实是技术落后,无法跟上时代了。而一次技术的产业升级,也不是喊几句动员口号就能完成的。
可是,在周老的《大博弈》当中,真的就以为,让男主角砸了自家的一台不合格的机器,稍后,北机的生产就合格了。如果砸一台机器就能解决问题,北机会走到濒临破产的边缘吗?显然,在北机何以如此上,周老没有深入到真正的调查一线去,没有把编剧应该做的采风工作做到位。周老这些内容,更像是书斋式创作了,过分想当然。
甚至于,在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北机的上边集团公司,竟然给了北机很多订单。这其实也是叙事逻辑上的不能自洽。外贸出口被退回来来近两千万元的机器设备,可想北机的生产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连合格产品都生产不出来的企业,竟然被集团公司给了大订单。难道汉重的大卡车可以用这些不合格的机器吗?这是开玩笑式的剧情吗?若汉重这么做,自己的卡车还对外销售吗?
再说周老可能对上市的误解。在《大博弈》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上市指标竟然是“省里边”给的,继而,是两家子公司,谁想上市都是可以的,产生了竞争关系,男主角跑到自己师兄那里索要属于自己的上市指标去了。还是那句话,一个连合格产品都生产不出来的北机,凭什么上市,自己几斤几两,心理点没点数吗?或者,周梅森老编剧对上市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有误解的。
《大博弈》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和卫视已经放出的第6集和第7集的剧情预告片当中,动辄就是上亿的资金项目,甚至于出现了三个亿、五个亿、十个亿的项目等等。这些动辄就是上亿的资金数字,确实能够把观众们“吓一跳”。咱们很多的悬浮的商业剧,也喜欢动辄就是谈论上亿的项目内容。周梅森老编剧的《大博弈》,也喜欢谈论这么大的内容。
然而,在具体的“小”上,观众们似乎看不到真诚。比如,一个连合格产品都生产不出来的北机,如何就在稍后的生产当中,能够实现产品的合格了呢?这本是非常值得展示的内容,却在周老的《大博弈》当中看不到。而这个“小”,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要展现这个“小”的内容,需要编剧深入到自己所创作的车间一线去。周老真的为了剧本,深入到一线了吗?这是周老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了。
在《大博弈》当中,光谈大的东西了,仿佛一切都是围绕着钱展开的。该剧已经播出5集,而整整5集的内容,都是男主角给北机找钱。这些大的东西,遮盖了本应该去呈现的“小”的东西,北机的产业技术如何实现产品合格,如何实现产业升级等等,这些真正有用的内容,在《大博弈》当中暂时都看不到。这些“小”,是真的小吗,是《大博弈》当中不值一提的东西吗?我不这么认为。
基于目前的剧情,我认为,周老这次的《大博弈》太虚了,缺乏基础性真实,更缺乏离开书斋的创作调查与生活深入。这种过分“大”和“空”的电视剧,容易陷入到“虚假”的状态当中。知名的老编剧,真的不应该这么做。(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