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单日票房56元,电影院何以陷入恶性循环
这几天,一部名为《林深时见麓》的电影,因为上映首日票房仅75元备受关注。又因一位网友称“一个人贡献了70块”、另一网友称自己是因为买错了票退票被扣了5元手续费,成为讨论热点。随后,媒体报道,真实票房其实连75元都没到,实际首日票房56元。先前网友承认留言内容是虚构的,“就是讨大家一笑”。
但笑过后的网友纷纷表示,“好像更惨了”,电影行业面临困境已是一个冰冷残酷的现实。
从11月7日到11月10日,连续四天,全国单日电影票房数字在七八百万间徘徊。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个数字比入冬的天气还让人心凉。但对于观众来说,电影院里要么是十一档还没下线的电影,要么上映的新片没有吸引力,票房低是正常的。因为看的人少,开放的影院不少影厅空着,而效益不好,又会让很多影院选择歇业,有的影院支撑不下去已经倒闭。从这一个月来的情形看,某种恶性循环已经形成。
电影市场坚冰一块的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受疫情影响,全国电影院营业率仅六成,失去的四成影院又加重了制片方的观望情绪,一些具有票房号召力且已经拿到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刻扮演“救市”角色。尽管曾有过《八佰》高质“救市”获得31亿票房的先例,但当下的制片方似已失去这样的勇气,手握大片资源的各方都将视线投向了两个多月后的春节档。
为市场加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投放新片。疫情并非阻挡观众进影院的唯一因素,没有佳片可看才是观众拒绝进影院的主要原因。
从第44周(10月31日至11月6日)登陆院线的新片来看,即便放在市场大热的那几年,恐怕也没法吸引更多观众。况且,这几年来,观众对于影片质量的判断得到了不小程度的提升,电影审美水平也非此前可比。像过去那种进入影院看海报选电影的“随机性观影”行为,已经非常少了。现在,人们看电影之前,都会有一个了解与观察影片的过程,确认口碑属实且符合自己意愿的电影,才会为之埋单。
在经历多年的营销轰炸,有了多次的烂片上当经验之后,观众选择影片已经变得机敏而挑剔。说白了,就是观众已经对电影新片失去了信任,不愿意当一部新片(尤其是缺乏知名主创的作品)的第一批“小白鼠”。直到有更多人对影片不断进行推荐之后,才会半信半疑地去观影。这一观影动机与行为的形成,就是严重的不信任所导致的。
所以,电影市场想要在非黄金档期保持恒温,就有必要重建与观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让观众拥有“盲看”的选择自信,帮助小众电影、小成本电影,也能够在一般的档期里挑大梁。
在缺乏新片可看的日子里,观众对于电影的消费热情并没有降低。相反,从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来看,网友们对一些热门电影的传播与讨论,恰恰是他们渴望走进影院的表现。电影可以带给人一种巨大的安慰,这种安慰是别的艺术和娱乐形式没法代替的。所以,当影院缺乏有足够吸引力的影片时,观众的失落心情可以理解。电影行业应该积极主动回应公众期待和情绪,勇于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未来前景出发,做一些积极的措施,不能任由市场冷下去。
措施不妨从以下几点考虑:推出“救市”电影,对于承担“救市”责任的作品,平台、渠道、政策等方面可以给予一定补贴和扶持,让“救市”电影不至于孤掌难鸣。2020年5月,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发布公告,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免征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这几年,不断有从业者呼吁,疫情前征收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可用于扶持疫情中的电影产业。适时引进优质国外电影,通过进口国外大片的方式来适度弥补国产新片供应不足的空缺,让影院有片可放,让观众有片可选。
今天,有致敬一线扫黑工作者的《扫黑行动》、著名演员涂们遗作《叫我郑先生》,以及被网友吐槽海报制造粗糙的《喜悦的夏天》等影片“上新”。这虽不足以令人激动,但总算多了点进影院的理由。当然,我们更要呼吁疫情低风险地区的观众多多走进电影院,有观众的支持,中国电影业才有希望。
困难是暂时的,冷清是暂时的,期望随着贺岁档、圣诞档、春节档等档期的接踵而至,电影行业能够真正走向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