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三部爆款,微短剧的选题有多重要?丨对话无糖文化制片人杜浩
2022年11月15日 刊| 总第3056期
成立不足四年,半年三部爆款。
去年此时,无糖文化在剧集领域还算得上新面孔。今年Q2、Q3连续热播的《念念无明》《别跟姐姐撒野》和《虚颜》,让这家年轻公司很快在微短剧领域站稳了脚跟。
《念念无明》讲的是古装版史密斯夫妇相爱相杀;《别跟姐姐撒野》是年下小狼狗与少女霸总的浪漫爱;《虚颜》则是换脸替嫁老梗翻新,冷面将军阴差阳错娶到白月光……
三部作品,三种情感模式。多变的风格让人感受到无糖文化对言情题材的把控力。
很难想象,如此高的精品率背后,是一支不足10人的精干创作团队。
无糖文化创始人杜浩
无糖文化创始人杜浩将公司产能的稳定,归功为内部创编团队高度统一的审美,以及高效的工业化流程。然而,生产流程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跑通,如何将同质化严重的题材做出新意,却是这个行业永恒的难题。
核心创意哪里来?
在杜浩看来, 新鲜感和差异性是微短剧的生命线。微短剧制作成本与资源十分有限,无法如长剧般靠IP和主演流量带动播放效果,破圈只能凭内容创意。
剧集创意则意味着从设定、风格到故事模型都要出新、出奇。
“短剧创作需要兼具产品性与故事性,找到独有的内容风格。”古装甜宠赛道最常见沙雕风格的轻喜剧。杜浩认为,当一种风格过于泛滥,故事讲得再好也难以打出差异化。因此《念念无明》和《虚颜》规避了搞笑和沙雕,给爱情线注入了更多悬疑色彩,用细腻的情感呈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除了风格新鲜,无糖今年的三部作品也引入了少见的细分设定。
如《虚颜》糅合了“换脸替嫁”与“先婚后爱”,但主打的却是双向奔赴;《念念无明》用“掉马甲”(指真实身份暴露),平衡了动作与喜剧;《别跟姐姐撒野》中的“姐狗”CP虽然盛行已久,但剧中刻画的姐姐并非强势与高高在上,反而丰富了霸总的少女感,更便于年轻女性代入。
挖掘创意是个极为烧脑的过程。在无糖文化内部,杜浩是负责下发选题的项目发起人。
杜浩直言,“无糖文化一年产出4部短剧,而4部短剧背后淘汰的创意可能有二三十个。”
高强度的产出极其消耗创意与灵感。为了保证创意输出,杜浩保持着每周三部到五部的阅片量,无论是长剧、电影、小说还是漫画,他都保持着初学者的好奇与探索。
“创新没有捷径,只能多从好内容里汲取营养,看剧时我会从观众的角度,捕捉故事中反常规的设计,思考背后的创作动因。”
选题确立后,完善故事框架与细节是内部共创的过程。内容团队在人物关系、世界观,故事走向达成共识后,还会讨论分集分场戏如何推进。
“我们会把人物的状态、情感细节,甚至台词风格,情绪氛围等细节问题都在头脑风暴阶段聊清楚,落到分集分场。这个过程能帮助彼此磨合,也能减少编剧返工。”
古装题材更易破圈?
《2020-2022年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显示,85.52%的观众选择观看微短剧是被剧情吸引。创作论坛上,几位微短剧制片人一致认为,想要留住没有耐心的观众,微短剧必须具备强情节、强冲突和强视听。
杜浩认为,微短剧的强情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用简短的篇幅传达更多的信息。《虚颜》第二集开头,女主沈沁(柯颖 饰)寻找镜子时,撞见男主萧寒声(承磊 饰)在暗室杀人。不到二十秒的两人初见,传达出的信息包括男主人狠话不多的性格、女主被换脸的无措、男主与太子的联系等等。
另一方面,杜浩认为微短剧的情节量不在多,在于精准。微短剧无法如长剧般事无巨细地铺垫世界观和人物关系,比如最近开播的《卿卿日常》,第一集用接近两分钟的时长介绍九川的风土民情。而微短剧的故事主线必须开门见山,甚至以冲突开场,《念念无明》第一集开头就是男女主各自的打戏,至于两人的身世、前缘,则通过插叙,或配角台词逐渐补充。
谈到题材选择,杜浩认为,相较于现代都市,古装/民国背景的故事创作空间更大。据云合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微短剧播放量前十的作品里,有八部是古装或民国背景。
都市生活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更近,现代剧中任何超脱于现实逻辑的情节,都会影响观剧的沉浸。杜浩表示,“《虚颜》第一集是女主和女二换脸,但观众并不会计较换脸这件事是否合理。如果放在现代可能大家就会疑惑:当下医美有这么发达了吗?”
来源:《2020-2022年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
据《2020-2022年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微短剧女性受众占比高达70.47%,其中25岁以上的女性用户接近50%。谈到《念念无明》和《虚颜》的破圈,杜浩认为,这两部作品覆盖到了部分熟龄女性观众。
《念念无明》和《虚颜》讨论的爱情话题是明显“成人向”的。前者矛盾围绕婚姻与家庭展开,如男女主隐瞒身份、新婚夜不习惯枕边有人,探讨的是夫妻彼此磨合、坦诚相待的意义;而《虚颜》中萧寒声逐渐爱上换过脸的沈沁,则是抛开外表吸引力拷问爱的忠诚。
“沙雕风格的甜宠剧受众群更年轻些,但《虚颜》《念念无明》吸引到的女性观众年龄层更广,我妈甚至都看得很上头。”杜浩向影视独舌补充道。
观众十分认可无糖作品的视听表现力,《虚颜》《念念无明》常出现“好有氛围感”的弹幕。杜浩将“氛围感”理解为情绪的感染力,在后期制作上,BGM是烘托情绪的重要工具,杜浩十分重视音乐的使用。
“一部剧通常会用3到5首曲子,开机前,我对剧的调性有了初步把握,就会联系音乐团队开始制作OST。”
在杜浩看来,声音设计是剧集制作很容易被忽略的加分项。以《虚颜》为例,当剧情进行到沈沁等待萧寒声归家、与下人对话等过场戏时,也会使用OST来丰富情绪。
“音乐也可以是用户留下来的原因,不然影视二创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爱看?”
微短剧加速长剧内卷
目前,微短剧的商业模式与长剧集相差无几,以平台定制、版权分账为主。但在商业化与品牌招商层面,微短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微短剧领域最受欢迎的古装与民国题材,软值场景十分有限。因为时长短,中插、口播也并不容易实现。
粒粒橙传媒负责人李锦曾在论坛上直言,如今品牌投放更青睐于能直接带来销售转化的短视频直播,或是播出周期长、曝光量大的头部剧集。单部微短剧播出周期不足两周,主演并非流量,无论曝光还是转化都很难吸引到品牌商。
不过随着赛道升温,杜浩感觉微短剧商业化也出现了一些正向变化。越来越多的品牌注意到了微短剧这一品类。“早期联系一个不知名的茶叶品牌,都没能达成合作,但如今已经有国民度较高的品牌来接洽了。”
因此,杜浩对微短剧的商业变现持乐观态度,“品牌方除了短期转化,也仍然有长线曝光的需求。无论何种形式,好内容都是有吸金能力的。”
在杜浩看来, 长、短剧之间也在相互渗透。
就像短视频重塑了思考方式,微短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观影习惯。2020年至2022年9月,长视频平台共上线965部微短剧,备案总量多达3297部。未来微短剧的上新速度与数量可能会逐步超越长剧。
“微短剧节奏明快,内容集中。某种程度上它可能会逐渐培育出新的视听需求,或者说,观众的视听需求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微短剧为什么能持续发展的原因。”
杜浩认为,未来长、短剧在时长与集数上可能会有更多规格,未来的内容形态一定是多样的,但无论体量如何变化,题材与需求如何细分,剧集核心依然是好故事。
正如《虚颜》收官时他在朋友圈中所说, 做剧需要产品思维,但产品本身永远是故事。
【文/葵涌】
往期推荐
点击 “阅读原文” 历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