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出问题,人和作品都打倒?“大魔王”这部热门冲奥片,拍出残酷的舆论现实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1-03 19:22:21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前几天,“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夺得今年威尼斯影后的指挥家题材新片《塔尔》释出了资源。影片的海外口碑相当优秀,烂番茄新鲜度92%,IMDb评分8.0, MTC高达91分,获必看认证。

有媒体称,这是凯特自2015年文艺同性爱情片《卡罗尔》后最好的表演,她也将凭借此片成为明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大热门。

影片聚焦全球知名的德国古典音乐指挥家莉迪亚·塔尔(凯特·布兰切特 饰),从荣耀与权力的高峰跌落的过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因为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位名为塔尔的女同性恋指挥家,一切都是导演、编剧托德·菲尔德虚构的内容。

导演在撰写剧本时,想的就是让凯特来出演片中的主人公塔尔。某种程度上,以音乐才华著称、堪称天生领导者的指挥家塔尔,与“大魔王”凯特自信、强势又魅力四射的明星形象,就是一对相互激发、彼此转化的共同体。

为了完美呈现这个角色,“大魔王”练钢琴、学德语,精准复现大指挥的形体动作和演奏气势。也难怪影片到了内地,口碑虽比不上北美(豆瓣7.5),但对于女主表演和角色张力的赞美却高度一致。

一些观众认为片子不如人意的原因也很好理解。

从风格华丽的预告,到大仰角拍摄的人物海报,再到“女性天才走向毁灭”的剧情主线,《塔尔》都很容易给人一种精英叙事、情节大开大合的高级“抓马”范儿。看过典雅又极具压迫感的预告后,有的观众甚至会把它当做一部发生在古典音乐界的《黑天鹅》。

但《塔尔》显然不是《黑天鹅》,也没想继续拍“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狂想,而是把现实生活里并不少见的名人翻车丑闻(私生活黑料曝光,昔日备受尊崇的行业精英,瞬时沦为人人唾弃的邪恶反派,荣誉被取消、成就被质疑、权力被废黜),以第一当事人的视角,按照事发前后的时间线,进行一次不那么“跌宕起伏”、“情感激奋”的拆解:

详细展示塔尔尚未倒台前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它们是侵略的,还是富有魅力的;

留意她那些隐秘但埋藏祸根的细小行为,有的是对家人,有的是对同事;

捕捉第一支冷箭射来时她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也许是惊惶,也许是烦躁;

以及她,一个专业上无可指摘的大佬,在舆论的打压下“被取消”的反应。

从日常入手、由外及内,关注行为、强调细节的叙述方式,让影片表现出了一种纪录片式的冷静风格和道德中立性。而这可能也是一些观众觉得“无聊”,难以看进去的部分原因。

影片开场就是一组展示塔尔工作生活的蒙太奇段落,开宗明义地揭示了她在古典音乐圈的领袖地位,一言一行都被粉丝手机镜头悉心记录的业界“明星”身份(这也预示了后来的私生活黑料被曝光),以及她对权力与名誉极为享受的状态。

有两个段落让人印象深刻,且与之后的剧情紧密关联、呼应。

一个是塔尔自己的房间里,几十张以男性指挥家为封面的古典音乐唱片散落在地上,她像巨人一样,用脚掌踩着前辈们的“脸”和作品,漫不尽心地排列挪移。

这个镜头意义暧昧。既可以说是塔尔,一位女同性恋,对由精英老白男组成的古典音乐圈的嘲讽,也可以视作她正在膨胀的自信和超越前辈的欲望。但无可否认的是,塔尔的成就和才华已经消弭了古典音乐圈根深蒂固的性别潜规则。

正因如此,她在音乐圈注定是特殊和不凡的。另一方面,她和身居高位的“他们”也注定是相似的:有出世的才华,也会犯下“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

在有家室的情况下,继续与年轻貌美的女同事、女学生、女助手勾搭,厌倦了之后就冷酷离开;

为了巩固自己在乐团的权力,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逼走老员工;

为了追求新看上的年轻女乐师,费尽心力地劝退老乐手,开绿色通道让她上位、博美人一笑,然后安排出差,制造相处机会……

不想要时极尽威权、强势、招招见血;想要时又能动用各种手段,发挥各种魅力讨好、收买,塔尔基本褪去了大众印象里柔弱、温良、情感专一的传统女性特质,而更像一位牢牢掌握节奏和主动权的捕猎者。

而这一点,或许是在环境、性格多方因素作用下,去性别化的欲望本能。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则由一长段画外音(纽约客著名专栏作家正在念诵关于塔尔的一长串官方介绍)串联、引入。

这位“自己演自己”的名作家,正在纽约曼哈顿主持一场关于塔尔的专访。通过介绍,观众得以进一步了解塔尔出色的履历:德国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师从已逝的美国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历史上确有其人),出身正统、获奖无数。

并且,她即将实现一项只要完成就能登顶古典音乐圈的重要成就——

指挥自己领导的柏林爱乐乐团,录制马勒所有交响曲里最神秘、难度最大的一首:马勒第五交响曲。

除了塑造塔尔才华、魅力兼具的公众形象,这段对谈也承担着向外行观众集中答疑解惑的功能。

主持人接连提出了几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外行困惑,比如:

“指挥家的工作就是打拍子吗?”

(——实际打拍子相当关键,要通过节奏确立乐曲的基调和风格。指挥时双手也有分工,左手表示乐手需要的感觉状态,右手引领每时每刻的节奏)

“指挥家如何带领乐团传达出作曲家和曲目的情感、美感?”

(——回到创作者本人,了解他们当时的意图和创作状态)

塔尔的回应简洁又清晰,基本可看作一堂时间不长但干货满满的古典音乐大师课。结合后续的上课、指挥排练日常,也在反复说明她出众的专业素养,以及“艺术至上”的评判标准。

跟随着后续细节化的生活、工作经历描摹,塔尔滥用权力、情感不忠的黑点;万众瞩目下,压力难挡的心理弱点;专注、敏锐、勤奋的优点,都被和盘托出,同时避免了道德和情感审判的色彩。

专注工作

威逼下属

塔尔风光无限的生活并没有一直持续。女学生(被她抛弃的前情人)自杀的新闻,以及男学生恶意剪辑,“控诉”塔尔种族歧视、人格侮辱的视频开始在网上疯传。

起初塔尔没当回事儿,决定冷处理、不回应,但她还是低估了舆论的影响力。没过多久,她就从了不起的女指挥,沦为大众眼中玩弄学生情感、权力剥削、种族歧视的“恶魔老师、音乐家”,并引来了一系列内部调查、肃清,落得一个权力倒台、欧美古典音乐圈名声尽失的结局。

无可置否,这都是塔尔自作恶的结果,但观众也难免产生一丝“可惜了这才华”的复杂心理。所以,通过这个观感“矛盾”的天才名人,片子也抛出了好几个值得思考,也时常在我们的舆论生活里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等行业杰出人士的私德,和他们专业成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假如私德出问题,是否就要取消一切、打倒一切?

往抽象了说,这是才华与道德之争;往实践去说,是公共权力对于个体的干预尺度和惩罚权限的问题。

毕竟内地娱乐圈,总是出现一人出事,连带其人条目、作品全部下架的情况。这种做法对于共同创造作品的其他人来说是否公平?有没有过度惩罚的问题?也是大家讨论关注的点。

每次明星出事、作品下架后,一些网友的反应

第二个,则是艺术家的阶级/性别/国族身份(乃至过往经历),是否能成为某一群体持续屏蔽、否认其作品的理由?

比如片中塔尔课堂上,一位黑皮肤的泛性恋男学生,不接受巴赫音乐的原因跟作品的艺术性无关,而在于巴赫“是一个生了20个孩子的异性恋精英白人男性”,他的生殖行为透出“厌女世界观”。

而这也引发了他对塔尔的厌恶,原因也很清楚,这位“中产阶级白人”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反驳他的观点,有辱尊严,可能是“种族歧视”。

这种不讲专业,只看身份的判断标准看起来很可笑。男学生因观点不和而恶意举报老师的行为也让我们感到不耻。但这种以“出身”论高低正误的情绪化言论,却也经常在现实中出现。

是不是“爱国”,就要给一部导向正确但其他乏善可陈的影片打五星?

是不是“爱国”,就要给当过兵、参过战的日本名导小津安二郎的所有电影打差评,不管有没有看过,也不管这些电影到底有没有鼓吹战争?

塔尔的观点:先了解,再评判

总的来看,《塔尔》绝对不是一部戳爽点的天才自毁大戏,而是在结合“取消文化”和“身份政治”的时代舆论风向,试图道德中立地呈现、探讨“丑闻”、“名人”和“艺术体制”的复杂性。放在总是非黑即白,习惯激情贴标签、站队的当下,也是很珍贵了。

(文/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