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怪兽》对电影类型的尝试值得肯定!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2-30 20:49:48

作者:不雨亦潇潇

无论是执导过《古惑仔》系列和《无间道》系列的导演刘伟强,还是多次担任武侠影片监制的尔冬升,无论是95版《神雕侠侣》打造出一段佳话的“杨过”古天乐,还是《雪山飞狐》中威风凛然的“苗人凤”方中信,都代表着一个共同的元素――武侠。

《武林怪兽》不是一个单纯的武侠故事,因为对于看惯了“狂炫酷拽”的新一代观众而言,“武侠”的打斗方式过于平淡,而随着武侠大师们的离去,武侠已经日渐衰落。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武侠已死”的论断,而事实上,武侠现在正以一个别样的方式延续着,虽然这种方式看起来是那样的“不光彩”,这种方式就是以“玄幻”为代表的影视和文本。

在这个“武侠已死,玄幻当道”的现状下,一部武侠影片虽然能唤起一代人的情怀,但终究唤不起票房与热度的垂怜。因此《武林怪兽》只能另辟蹊径,它以魔幻的方式,穿插着武侠的元素,来讲述着无厘头的故事,它实现了一次大融合:将港片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当代玄幻热潮、武侠怀旧元素结合在了一起。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唤起情怀的同时,也能够赢得票房。

从影片中的主要人设来看,无论剧中人物还是剧外演员,都和武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方中信饰演的东厂厂督孙玉鹤,是武侠剧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反面角色“宦官”,也许是 历史 的原因,宦官在武侠片中总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看过古龙改编剧的朋友们会清楚的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三少爷的剑》还是《小鱼儿与花无缺》,都被编剧带上了“朝堂色彩”,这与古龙的原著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孙玉鹤是个典型的 历史 宦官形象,他一方面大肆搜集各方异兽,从而取悦皇帝,另一面又积极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以图抗衡皇权、永保荣华,东汉、明朝的太监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相比于孙玉鹤的 历史 形象定格,东厂驯兽千户封四海(古天乐饰演)却颇有些新奇的意味,一个武林高手竟会因为一只小怪兽“招财”,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从此踏上了逃亡之路。正是每一个大奸大恶手下都会有一个恨得人牙痒痒的走狗,但同样他的手下必然还有一个向往正道的“叛逆者”,这也是武侠剧中设定的常态。

从情节设定来看,《武林怪兽》对朝堂斗争与江湖争端仅仅是一笔带过,反而把重点放在了“各路豪杰”和“三万两白银”上。对于一个武侠迷来说,看到这里,其实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金庸先生最不为人知的一部小说《鸳鸯刀》。

“侬是羝榭尚θ耍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辛稼轩的这首词不仅是对《鸳鸯刀》的恰当描述,也是对《武林怪兽》的一个启示。

金庸的《鸳鸯刀》写了一个至简至明的故事,所谓“鸳鸯刀”也就是一长一短两把宝刀,其中蕴藏着一个天下无敌的大秘密,简单却又难行,那便是仁者无敌。小说中充满了调侃和讽刺,像是《鹿鼎记》的前身。

作者越是漫不经心,越是随意诙谐,越是具有警醒作用。有时候冷眼旁观比拍案而起更具影响力。小说情节也比较简单,场景不多,由“四侠劫道”至“客店集会”再到萧半和大寿。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如果说《武林怪兽》没有丝毫借鉴《鸳鸯刀》,我是万万不信的。“太岳四侠”所具有的作用不也是一种反讽的套路吗?这不正是像极了那些为“三万两白银”的赏金便斗得你死我活的江湖人士。然而,《鸳鸯刀》是用一种“反套路”的手法来揭示“何为真的侠者”,而该片则以无厘头的表现方式,以达到反讽的目的。通篇看来,整部《武林怪兽》的基调正是从《鸳鸯刀》那里拿来的。

最令人争议的莫过于《武林怪兽》所体现出的思想深度之争,该片看似不涉及大道之争,也不涉及江湖善恶,就像是一部无厘头的合家欢。观众看得轻轻松松、开开心心,主演演得毫无压力、自然发挥,如此看来,这果然是一部纯粹的“笑笑就好”的商业片,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不回去再看看《鸳鸯刀》,这部小说中不只有嘻嘻哈哈的玩闹嬉笑,金庸在其中也是注入了深刻的思想的,只不过由于篇幅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所表达出的思想比较直白,而且表达方式也十分简洁,这就让很多读者认为:这部小说不过是浅显的嬉笑罢了。

同样,刘伟强、尔冬升都是深度的金庸迷,两人在《武林怪兽》的拍摄中,自然而然会受到金庸小说的影响,太著名的段子、符合时宜的段子自然可以拿来致敬怀旧,比如封四海遇到一袭白衣的冷冰冰,分明就是杨过遇到了小龙女啊。除了这种表层的致敬外,影片中其实也蕴藏了深层次的表达意图,但正如《鸳鸯刀》一样,虽然有想要表达的思想,但却因为表达手段的限制,反而没有表达出来,以至于被人当做是毫无表达来看待。

我想,刘伟强和尔冬升正是效法当年金庸写《鹿鼎记》时的心态,他们本可以以一个严肃、正统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价值观,却想挑战自我、转换风格,以一种另类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显而易见,不是人人可比金庸先生,不是每部作品都有《鹿鼎记》的成就。

也许这只不过是一次尝试,毕竟即使是《鹿鼎记》这样的神作,在其之前也有《鸳鸯刀》这样的练笔试水之作,对于刘伟强和尔冬升而言,《武林怪兽》亦是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