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的“翻拍达人们”,看到这样的电影,会知道脸红吗?
那么,网飞的这次翻拍究竟是否真这么神呢?
下面就让看完本片缓了一天后劲的青石,接下来来聊聊它强在哪?
一、
开篇通过强烈的反差,热血新兵&冷血战场
《西线无战事》故事主视角被放到了一战期间德国前线阵地。
因地缘政治缘故,当时的德国战场被分割为了东、西两线。
东线的德国士兵与俄国军队交战,西线德军的对手则主要是英法联军,这一条线的伤亡极为惨重。
本片的主人公保罗则是德国西线战场的一名学生兵。
在推崇沙文主义(注:一种主张对外扩张的民族主义)的校长鼓动下,保罗所在的学校被投笔从戎的气息所笼罩。
保罗也被校长的激情演讲所打动,准备放弃学业去当个阿兵哥。
面对校长那句“几个月攻陷巴黎”的口号,年轻气盛的几个小青年眼神里充满着光亮...
于是,除了一腔热血之外啥都没有的保罗,瞒着母亲报名入了伍。
尽管还未踏上战场,但此刻的他和小伙伴们甚至已经在幻想“行军巴黎”后的美好生活。
此情此景,就仿佛他们是去巴黎度假而不是去打仗。
正所谓无知即力量,这份热血劲显然很难撑太久。
这不,来到战场的第一个24小时,保罗就“醒”了。
先是夜晚守夜时遭遇生死时刻。
负责执勤的他好奇而又作死地从战壕里微微露头,但下一秒很快就挨了枪子...
要不是头盔质量过硬,保罗开局就得领盒饭。
紧接着,则是法军炮轰带来阴影;
在夜间遭法军轮番炮轰攻击下,保罗等新兵只能躲在屋子动弹不得。
在极为密集的轰炸下,这群新兵蛋子被吓到叫天叫地叫妈妈。
随着法军不断续航轰炸,保罗所在的房屋最终还是被炸塌了。
庆幸的是,保罗运气很好,被战友们从废墟中被救起。
但劫后余生的他却在地板上捡到了同学的眼镜,得知了对方的死讯。
伴随着保罗这一脸错愕的眼神,整个西线战场也以独特的方式向这位新兵送上问候:
能不能活过今晚?
这,就是战争。
仅仅一天,保罗就完成从满脸期待到满脸惊恐,再到生无可恋的转变,这份巨大的反差感也成为前期剧情的亮点。
二、
渗透到骨子里的残暴,再现冷峻的“绞肉机”战场
一个啥也不会的新兵被放到战场,所经历的磨难可想而知。
但在后续剧情里,导演却刻意略过男主保罗的这段成长,而是以快进18个月的方式带过时间线。
下一幕剧情里,保罗已洗去初入军伍的生涩,变成一名有模有样的军人了。
这样的设计略过了一些套路化的“主角战场成长剧情”,并以更直接的方式交代了观众更想知道的一件事:
“西线绞肉机”究竟有多残酷?
跟随着保罗的视角,影片也以更直给的画风疯狂刷屏。
比如,被瞬间“抹零”的士兵;
后续剧情里,保罗等人奉命寻找一批消失的新兵。
一通寻找后,他们在仓库里找到歪七扭八躺着的60具尸体。
原来,这群新兵全部死于敌人的毒气弹,属于他们的“战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而60个人头,也就这么不值钱地归了零。
再比如,保罗一行人的阵地厮杀;
在被派到前线攻打某法军阵地后,保罗就切身感受到拿生命互搏的感觉。
最开始,保罗的连队率先拿下一个法军阵地。
但先赢却不算赢,远处的法军坦克轰隆隆开过来后,攻守双方迅速易主。
巨大的装备劣势下,保罗等人无奈地落荒而逃。
而没来得及逃掉的士兵,也只能遭受法军残暴的虐杀...
要么是被坦克碾碎躯体,要么是被火枪烧烂身躯,一个个令人不忍直视的画面不断浮现。
德军此起彼伏的哀嚎不绝于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人间地狱的气息。
即便是士兵选择了投降,杀红了眼的法军却也依旧不会善待俘虏,而是肆虐性地将火继续喷向他。
脑海中回荡着快被烧成炭的战友身影,保罗的眼神已流露出对战争的厌倦和恐惧...
围绕着双方几十米的阵地战拉锯,无数条生命成为了战斗里的对赌筹码。
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人感到窒息?
不得不说,这极为抓人眼球的画风达到了导演组既定效果,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战争的恐怖。
三、
发人深思,战争究竟为谁而战?
在一些惨烈的画风后,导演组紧接着又转回男主视角。
在这里,导演组用两个人的死让保罗的人设“觉醒”。
第一个死者——一名法军士兵;
在保罗溃逃过程中,他与一名落单法军在一个臭水坑中相遇。
目睹同胞被无情残杀的他,早已将法国人视为恶魔,于是他将怒火全部发泄到眼前的法军身上。
先下手为强的他拿着匕首一下下将对方捅得难以挣扎,保罗此时的面孔也逐渐变得狰狞。
但随着情绪恢复过来,望着对方奄奄一息的样子,年轻的保罗却又心生不忍。
第一次近距离杀人的他瞬间产生极强负罪感,为此,他甚至想弥补性地为对方处理伤口。
但也就是他这一下的动作,反而加速对方的死亡,这也让保罗感到无比自责...
而在解开法军衬衫的过程中,保罗还发现对方只是个普通工人,他也与普通人一样,贴身藏着与家人的书信。
而这,也让保罗分不清究竟是眼前的法军是“恶魔”,还是面色狰狞的自己是“恶魔”。
紧接着第二个死者,则是德军老兵凯特;
这位曾带着保罗去农家偷鹅的老兵,在逃亡过程中与保罗再度重逢。
饥肠辘辘之下,两人被迫再度结伴去偷鹅。
结果疲惫的两人这次有些失手,老兵挨了农场主小儿子一记冷枪,并最终意外横死。
老兵偷鹅理亏在先,所以身死的结局倒也有些咎由自取。
无论是战争状态下偷粮食的老兵,还是两国交战下互相残杀的好人们,他们因为一个本不该有的理由死去,这无疑令人惋惜。
在一瞬间的脑波激荡下,保罗的眼神开始出现迷茫。
这场无止境的战争究竟为谁而战,不仅此刻的保罗没有答案,镜头外的观众也没有答案。
四、
结局比原版更“冷”,战争时期人不如狗
相比于1930年版男主保罗稍显诗意的结局,2022年这一版显得尤为寒冷彻骨。
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中,男主保罗后期已坚决反战,并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呼吁和平。
但回到部队中,他却因想捉一只亲人喜欢的蝴蝶而暴露目标、不幸被流弹击中,结局充满着一种诗意的悲情。
而在2022版《西线无战事》结局中,导演组则为保罗安排了更为冷冽的结局,也更为凸显角色在时代背景下的无力。
剧情里,在保罗与战友们浴血杀敌、伤亡惨重时,德法两边元帅却为个人名誉而不肯让步。
先是优势方法国元帅这边的冷血;
面对不断上涨的阵亡数字,这位元帅没有太过在意。
相反地,局势占优的他对前来谈判的德国官员咄咄逼人,并限时72小时要求对方满足自己要求。
面对官员不忍的劝告,元帅这句“那就签字(投降)!”暴露了他的冷血属性。
法军元帅是个冷血怪,德军元帅则是个偏执狂;
德军连连失利下,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也为此引咎退位,德国最终也选择向协约国投降。
但即便败局已定,德军元帅却还想“过把瘾”。
此时的他强制集结起最后一波士兵,准备在正式投降前攻克某平原。
换言之,这位元帅想用一场毫无价值的“胜利”为整个大战役失利画上句号。
而很不幸,我们的主人公保罗就这波集结的队伍里...
原本已看到了和平曙光的他,却在战争临结束前沦为元帅挽回面子的牺牲品。
此刻,他的眼神充满着满满的绝望感...
相比于原著结局,新版《西线无战事》的结局冷意更甚。
战乱时期的生命,要么是沦为枪口下任人宰割的羔羊,要么像保罗一样成为随时可以扔掉的棋子,被上层人士随意拿捏。
在这里,青石不得不提片尾极具反差感的一幕。
在保罗疲乏之下却又不得不奋勇上阵的同时,另一边则是元帅端坐豪宅享受晚餐的画面。
镜头对比之下,就连元帅的狗都比保罗过得舒服。
这样的结局,也让青石再次想起海明威那句经典名言:
在现代战争里,你会像一条狗一样毫无意义地死去。
从血腥的画风到极为深刻的主题,再到寒意入骨的结尾设计,都让这部新版《西线无战事》充满着满满的反战思维。
而比电影更冷的,则来自于更可怕的现实。
就像《西线无战事》中偏执发动攻击的德军统帅般,贯穿人类历史,疯狂的军国主义思想也严重影响着世界和平。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圣诞休战”中,当时的德军阵营就出现过反对休战的声音。
据德媒报道,以士兵身份参加一战的希特勒就对休战行为大为不满,认为此举严重降低军人荣誉感。
而在1933年上台成为德国元首后,希特勒在大肆推广军国主义之外,也连带着对宣扬反战的《西线无战事》进行封禁。
而这,也使得最早一版的《西线无战事》一度被禁播长达12年。
但显然,单方面粗暴的封禁阻止不了人类对和平的向往,反战思维的萌芽并没有因此被扼杀。
在《西线无战事》等反战作品如接力棒般传递着“和平之光”下,外界也渐渐看破了无数场战争背后寒冷刺骨的真相。
这背后,暴露出野心家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的种种伪善恶行,暴露着人性最丑恶的一面。
在战争背景下,一个个普通人用生命供养顶端,却也造就了一场输家早已注定的死局。
仅凭这部片的格局,青石就敢断言,已确定代表德国冲击奥斯卡的《西线无战事》是年度最佳的竞争者!
五、结语:
态度
回头再来聊聊翻拍,仅就制作态度上这片就已经足够让人敬佩。
看演员的妆容,
灰头土脸,手指脏兮兮的嚼东西,眼神戏更是让人惊艳;
看演员态度,主演直接在泥浆翻滚,整个脸都埋下去了,片中还是被敌人按在泥巴里使劲揉搓,国内小鲜肉看了估计都得瑟瑟发抖。
置景和摄影就更不用说了,良心到让人觉得没在大屏幕里看都觉得可惜。
用这样的态度翻拍经典,试问内娱那些翻拍达人们,
不知道脸红吗?
青石电影 | 乐乐德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