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芭蕾舞团《浮生一梦》成都起舞主创分享足尖上的魅力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3-25 17:22:05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赵雪青

当昆曲遇上芭蕾,当中国传统遇见欧洲古典,一场“跨界混搭”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游园一遇,又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谜底揭开,尽在11月8日到9日19:30在成都上演的上海芭蕾舞团新作《浮生一梦》。演出前夕(11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在四川大剧院后台采访了《浮生一梦》创作及表演团队,辛丽丽、吴虎生、范晓枫、戚冰雪纷纷表达了自己心路历程和感受。

▲ 《浮生一梦》

昆曲混搭芭蕾

讲述中国故事

据介绍,《浮生一梦》由《难说再见》《青蓝紫》《浮生一梦》三个作品组成。其中,《难说再见》以芭蕾舞者灵动的肢体语言,诠释生活中的相遇与别离、拿起与放下、展望与缅怀;《青蓝紫》将现代芭蕾与建筑元素相结合,借助三种颜色逐渐变深的关系,来影射作品的结构和主题,以由浅入深的视角,传达灾难中的人们始终向往新生的美好愿景;《浮生一梦》则以《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为灵感,将芭蕾和昆曲这两种艺术形式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跨界尝试,以梦境为媒引出当代人对生活的哲思。

吴虎生是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上海芭蕾舞团艺术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成功塑造了《天鹅湖》里的齐格弗里德、《白毛女》里的大春、《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等角色。“之前的演员生涯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我在创作时,也非常强调对作品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物的刻画。”此次他既是《浮生一梦》的编导,也是《难说再见》和《浮生一梦》的演员。

▲ 吴虎生

谈及《浮生一梦》的编创过程,吴虎生表示,“这是一部将东方的昆曲和西方的芭蕾结合在一起,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芭蕾作品,依托于《游园惊梦》的故事,女主杜丽娘仍为古代女子,而创新性地将男主柳梦梅设定为现代人,在《浮生一梦》的舞台上,他们跨越时空,抛开一切身份讲述他们纯真的爱情。”

将昆曲和芭蕾进行结合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除了舞蹈在视觉上的交融,在音乐上,为了昆曲能够适合芭蕾舞的表达,吴虎生等人通过多次探索,最终选择用钢琴和昆曲进行搭配,在尾声加入了大提琴的元素。吴虎生认为,不管是结合中国传统艺术昆曲,还是取材自中国经典作品《牡丹亭》,“本质上还是讲好中国故事,不管用什么形式,我们还是要更好地去讲我们中国的故事,这是中国文艺工作者始终的目标。”

全身心投入

诠释足尖上艺术

近一个月来,《浮生一梦》已在全国多地进行了十余场巡演。对于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戚冰雪而言,每一次演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登台都是一次锻炼,而且现代作品比较自由,没有太多束缚,所以每一场的跳得感受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跟剧场环境、现场观众、作品配乐都有很大的关系。而最重要的,是演员对舞台的敬重和全身心的情感投入。

▲ 戚冰雪

上海芭蕾舞团芭蕾大师、首席主要演员范晓枫直言:“我们每个演员,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她透露,如果是晚上7点半的演出,演员通常会提前4个小时进剧场,“把自己沉浸在晚上的演出状态里面,是我们专业舞者的状态。”除了肢体语言的呈现,演员们也会不断琢磨,“然后把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作品的理解、每天的情感,用身体语言呈现出来。”

范晓枫也希望,“每一场演出结束以后,观众都会对作品进行讨论,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而不只是表述这部作品很好看、演员跳得很好就结束了。我希望大家对芭蕾的印象不只是华丽的舞台、华丽的服装,当然我们的舞台设计、灯光都非常棒,非常高级,服装也非常精良。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带给观众一种深入的、具有思想人文的一些东西。”同时她也呼吁观众不要因为担心看不懂芭蕾就不进剧场,“不要有这种负担,就算只是在剧场放空了两小时,也是对我们演员莫大的安慰。”

▲ 范晓枫

从感悟“成长”到向往“新生”,再到领悟“人生”,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对《浮生一梦》中的三部作品都大加赞赏。她表示:“希望全国的热爱芭蕾舞的观众,不仅能够看到我们的原创经典《白毛女》《天鹅湖》,同时还能看到我们很多多元化的作品,既有古典芭蕾舞剧,也有当代芭蕾舞剧。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创新原创,坚持培养具有编创能力和表演能力的人才。”

▲ 辛丽丽

兼具编创和表演能力的吴虎生,也在培养年轻一代优秀芭蕾舞演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会把我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他们,希望看到更多年轻演员茁壮成长,让我们芭蕾舞事业变得更辉煌。”不过,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者,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具备很多的元素,尤其对表演的执着追求。“众所周知,芭蕾舞者的身体条件是比较严苛的,这是外在的天赋,还有内在天赋,比如对音乐和戏剧表演的感知。但是再好的天赋,如果没有后天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鞭策自己,也是昙花一现。”吴虎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