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哪能可以不了解他?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2-26 12:49:58

“400多年前,当徐光启将新事物介绍给国人时,也和我们今天在博览会上看到全新功能的科技产品一样,他让很多人得以开眼看世界,是改变文明进程的创举。”

如意越剧团团长童丽君说道。

今明两晚,由如意越剧团以徐光启为原型创作的大型越剧《海上光启》将在宛平剧院迎来正式首演。

如果你此前只是从课本里对徐光启有只言片语的了解,那么在这部戏里将看到他传奇的一生。

四时光景再现人生

- 徐光启 -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曾修订《崇祯历书》,翻译《几何原本》,是中国第一位引进西方技术的科学家,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今年是徐光启诞辰460周年。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家汇是其故乡和最终埋葬地,因而他也常常被称为“徐阁老”“徐上海”。

少年的徐光启与妻子吴琬君相亲相爱,投身于农学,立志整顿河山;青年的他忧国爱民,翻译西方典籍,以实学救国利民;中年的他虽身居高位,仍心系百姓,推广番薯消除饥荒;晚年的他在风雨飘摇之时保家卫国,与夫人毅然诀别,赴京为百姓修历法,倾注最后的心血。

全剧以“少年春光”“盛夏明辉”“秋日丰收”“凛冬微芒”四折串联气起徐光启的一生,在寓意徐光启人生四时光景的同时,将其“治蝗虫”“译洋书”“种红薯”“修历法”等重要人生片段勾连起来,探讨了个体生命之光何以照进历史。

越剧弘扬光启精神

“我们演绎徐光启,更要弘扬‘光启精神’。”徐光启纪念馆馆长冯志浩对于徐光启的一生经历和成就了然于胸。

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详细介绍了番薯的种植技术,却对烟草只字未提。冯志浩认为,这种顾此失彼绝非偶然,恰恰体现了徐光启在吸收外来过程中有所选择、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民本。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以老百姓的需要,以国家发展的需要为旨归。这种态度,也是今天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外来科技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冯志浩说道。

饰演徐光启一角的是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越剧推广者沈歆雯。

阅读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后,她最初被徐光启在中外交往、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所吸引,渐渐地还被他的人格精神所折服。

沈歆雯笑称,从开始排演这个角色开始,自己就有些“走火入魔”,生活中无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会想到光启先生。“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电视剧《功勋》,过程中不时会想到光启先生,虽然时隔数百年,但这种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力量却是一以贯之的。”

剧中饰演徐光启夫人吴琬君的青年演员笪雪莹在进博会相关报道中,看到新科技、新产品。这让她不禁联想到:“当年徐光启先生面对外来的几何、番薯,是不是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充满了好奇?”

因为演了《海上光启》,她才知道每天挂在嘴边的“小时”“一刻钟”的说法都源自徐光启。

今年1月,《海上光启》试演,很多小朋友对“几何”“点线面”这些词用越剧唱出来觉得很新奇,还有小学生将光启先生定义为“行动派科技直男”,“这是我们完全没想到的。”

通过历时一年多的排练、修改、提高,剧组上下都已经成了“光启迷”。

无论是沈歆雯,还是两位徐夫人的扮演者童丽君和笪雪莹,只要提到徐光启必定毕恭毕敬地称“光启先生”。

“光启先生留给我们的,除了至今惠泽后人的历法、翻译、发明外,更是一种海纳百川、开拓创新、融会贯通的精神。”童丽君说,这种精神,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也是越剧人的精神。

记者手记|小剧团大志向

对于徐光启的抒写,是一次对于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追溯和致敬。

如意越剧团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民营剧团,也主动肩负起弘扬上海本土文化的责任,无怪乎被剧作家罗怀臻用18字评价:“小剧团、大志向;硬题材、软着陆;大情怀、小情趣”。

从两年前一出十多分钟的小戏扩容到两个多小时的大戏并非易事,原先以传承传统剧目为主的如意越剧团,完全从零开始搞创作,剧团上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这其中有上海民营院团对品格的追求,和对上海的情怀。

作为上海的先贤,徐光启不该被遗忘。至今行走在上海,还随处可以邂逅徐光启留给这座城市的印迹,比如徐家汇源、光启公园、光启城……

一部戏可以救活一个剧种,一部戏也可以陪伴一个剧团走向更高的舞台,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到城市主舞台,相信《海上光启》会带着如意越剧团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赵玥

编辑:小开

图片:主办方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