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松毛岭》导演:与年轻人产生共鸣不能端着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1-17 20:03:37

日前,战争剧《血战松毛岭》导演刘雪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剧本吸引年轻人、能够产生共鸣点的关键在于,在创作态度上不要端着、不要高高在上,要平易近人,要让每一个演员说人话,只要真实地做一个故事,就一定会让年轻观众认可。

《血战松毛岭》剧照

拍摄:还原悲壮战争场面

松毛岭战役是红军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中在闽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守住了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保障了中央红军的安全转移,确保中央红军主力能踏上万里长征之路。《血战松毛岭》讲述了在这场战役中,余光明、马青山、项万金等年轻红军战士在松毛岭阵地血战七天七夜,坚定革命信仰并为此奋斗牺牲的热血故事。

该剧导演刘雪松此前曾经执导过现实题材热播剧《幸福到万家》。对于此次选择松毛岭战役作为题材,导演刘雪松表示,“我们希望让观众了解这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的革命历史”。七天七夜的阻击战打得相当惨烈,但是松毛岭战役却并不广为人知。在刘雪松看来,这一战保障了苏维埃红军能够重新集结整队,开始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以一万多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的生命捍卫了苏维埃的存在,延续了革命火种。”

全剧开篇就用一场激烈的大战吸引观众眼球,红军团长余光明带着部队在雨夜埋伏,潜入敌人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对于故事的快节奏和战争场面的呈现,刘雪松坦言,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很多优秀战争剧的经验,运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和特效手段,希望创作出一部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的作品,“快节奏、不拖泥带水,也是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让他们了解那段红色记忆。我们不迎合,但也会研究当下受众的审美习惯,争取呈现创作者想讲的也是受众爱听的故事。”

该剧借鉴了很多优秀战争剧的经验。

关于松毛岭战役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这为该剧编剧的创作带来了难度。刘雪松表示,这部剧最大的难点在于后四集,因为鏖战的场面都是后四集。由于客观原因,该剧的剧组没有办法采用实地拍摄,他们的拍摄场景是在横店影视城完成的,但是之前的战争戏场地都无法达到他们想要的规模,于是美术组专门为了这部戏重新制作了布景,最终呈现的场景十分真实,仿佛在与历史握手。

人物:打造有血有肉的群像

《血战松毛岭》的主人公是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革命战士,一身正气的青年军官余光明、冲动又浑身是劲儿的连长罗猛、能文能武的“教书先生”马青山等。在成为红军战士之前,他们是来自底层的小人物,余光明原先是赤贫的赤卫队员,项万金是精打细算的小商人,石红霞是妇救会主任,跛佬是国民党旧军阀里的逃兵。这群小人物,在战争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把自己逐渐打造成了利刃。

《血战松毛岭》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红军群像,在刘雪松看来,该剧是一部群像性的作品,“如何把这些有血有肉的、最底层的老百姓、贩夫走卒,他们怎么当红军,为什么要当红军给讲清楚,是我们整个创作团队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刘雪松认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剧集而言非常重要,《血战松毛岭》要塑造的是一个群体。这群人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付出了一切,“我想表达的也是一种集体的英雄主义,剧中多达十五六个人物,他们在一起,就是我所想象的英雄。而英雄无分大小,他们也来自于凡人。”

该剧是一部群像作品。

演绎:“像”比“演”更重要

《血战松毛岭》剧组在开拍前试镜了200 多名演员,首先要筛选在形象上贴合那个年代人物的演员,比如那个年代的人肤色会比较暗沉,全剧的所有演员都符合这个形象气质。刘雪松透露,在选角时有一条严格的规定:“像”比“演”更重要。“角色一定要从形象气质上贴近那个年代的人物,包括他们的肤色、眼神,每一个人物和编剧塑造出来的文学人物要高度契合。”

在拍摄过程中,刘雪松有时会给演员亲身示范,讲到入戏处还有些“手舞足蹈”。刘雪松表示,导演最重要的是启发演员自身的创作,“我非常喜爱我们这个剧组所有的演员。他们都在这个行业里深耕了很多年,但可能没有像大众所说的那样成为明星,成为大腕儿,可他们每一个都是踏踏实实的好演员。和他们的交流,和他们的碰撞总是能撞出火花,让我欣喜无比。”

该剧演员需要“像”那个年代的人。

在接近结尾的一场戏里,主阵地已被攻陷,几个主要角色聚在战壕里传递着一张全家福,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照片上的人脸。拍那场戏时,刘雪松就蹲在战壕里,“身边的他们躺的躺,卧的卧”,“每个人脸上都是硝烟”。那一刻,在刘雪松眼里,这几个人不再是他的演员,而是真实的余光明、马青山、跛佬。刘雪松说:“我想的是当我叫预备开始之后,他们就要离我而去。在跟他们说戏的时候,我潸然泪下。感动、难过、悲壮,百般滋味涌上心头,那场戏在我脑海里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