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从巴金,到《收获》,文学与时代如何共振共生
11月17日晚间,江苏卫视播出了《我在岛屿读书》的第二期节目。这一期当中,除了常驻嘉宾余华、苏童、西川和房琪之外,也邀请到了《收获》的主编程永新老师,几位嘉宾一起畅聊巴金老先生对于中国文学工作者的庇护与帮助,和《收获》杂志如何认真对待作家作品,如何成就单期百万销量的事情。文学和时代如何实现了共振共生,而我们当下的时代,又是否会成就新的文学呢?
《我在岛屿读书》首期内容播出之后,在部分观众打分平台,赢得了清一色的五星好评,不少观众认为,这才是让人向往的精神生活,就应该多聊一些深刻的、文学的、人生的道理,这档节目推高了中国节目质量标杆的新上限等等。显然,《我在岛屿读书》这档节目,给了观众们久违的文化气息,而这种气息,更是可以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继续向前的人文主义层面上的力量感。我们不妨看一看《我在岛屿读书》第二期上有哪些有生活和生命力量感的内容。
编辑真正承担连接作家与读者的纽带任务。
《我在岛屿读书》的第二期节目当中,邀请到了《收获》杂志的主编程永新老师。《收获》杂志由巴金、靳以两位前辈创立,最早发行于1957年,曾是多代作家成长的摇篮,余华、苏童等当代知名作家近乎全部的作品,都在《收获》上发表过。这家纯文学刊物最高的单期发行量曾超过100万册,实现了各大报刊亭刚一到货,便被一抢而空的局面。《收获》编辑们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呢?
程永新老师认真讲述了《收获》编辑们如何认真审稿的过程,尤其是如何善于发现新作者、新作家的事情。程永新老师表示,优秀的编辑,就是帮助作家擦掉自己大理石上的灰尘。所以,《收获》当年在收到作者来稿的时候,每一篇都是认真审阅,并且标注批改意见,实现了每一封稿件来信都会把原稿返还的工作能力。这本身也是对作者作家们的尊重,更是为挖掘中国文学新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收获》的杂志上,每一篇小说的标题背后,都是作家本人的签名。当年,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当中,编辑们就通过裁减作者签名的方式,把这个名字印上去。程永新认为,这是一种人文情感的传递,尤其是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背后作家自身的温度感。这一传统,正是巴金老先生遗留下来的。编辑工作的一丝不苟、善于发现新人、敢于推出年轻的作家作品等等,都对我们当下时代的更好发展,产生力量感召。
巴金的庇护,《收获》的坚持,如何迎来了文学的辉煌时代。
《我在岛屿读书》这期节目当中,余华老师感慨到:巴金的长寿,让一代作家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成长。几位作家纷纷感慨巴金老先生对于青年一代作家们的关怀。在当年这一代作家看来,《收获》真的是作家与读者见面的最为重要的平台,一位作家,以自己登上过《收获》为荣。节目当中,余华与苏童更是因为苏童到底是哪一年才在《收获》发表第一篇作品而逗嘴。老一代文学家对于青年一代的庇护,《收获》这样的纯文学杂志的底色坚守,加上改开之后的大好形势,带来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大热潮。
节目当中,几位作家感慨,八十年代之后,但凡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人群,都是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的,中国文学从全国刊物,到省级刊物,甚至于到县城都有刊物。大家之所以阅读欲望如此高涨,是因为中国文学有着非常不错的现实温度,总是能够与时代同行的,让大家看到时代当中的自己,并且进行人性、哲学、史学层面上的反思。八十年代,千军万马都来过文学的独木桥,也就顺理成章。
文学,终究是人的学问。中国文学又善于在故事当中找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与时代之间的关系,甚至于非常重视发现人内心世界与自身潜意识的关系等等。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学必然会迎来一个接着一个的辉煌时代。我个人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作家们的最好年代,因为作品与商业实现了有效结合,百万销量的《收获》当然可以给作家们带来更多的精神财富之外的财富。
于当下,作家与纯文学,正在进入新的时代。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期刊杂志等传统纸媒的销量确实处于了下滑趋势上,这一点,不必回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的退却。换言之,中国真正的纯文学作品正在以更多面的方式和观众们见面,包括并不限于电视、电影、电子书籍等等。只要我们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那纯文学作品就不会离席退场。中国当下,最有人文力量的电影、电视剧作品,依旧是根据纯文学作品改编,江苏卫视开年之后播出并且大火的《人世间》,便是出自梁晓声老师的同名原著。
诚如《我在岛屿读书》当中程永新老师调侃的那样,余华哪是什么畅销书作家啊,他是长销书作家,所以纯文学的《活着》经久不衰,有着多个重印的版本存在了。在这档节目的首期内容当中,几位作家在界定什么是经典文学的时候曾说,那些被大家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文学,便是经典文学。所以,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当然属于它所在的这个时代,但同时,它也属于接下来的时代。我相信,中国当下依旧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正在接受时代的检验。
聊到这里,再来看江苏卫视的《我在岛屿读书》这档节目,以电视节目的方式,邀请知名作家学者海岛做客,畅聊自己对于文学、书籍、人生的真知灼见,这本身便是对于中国文学生态的一种助力。当我们听惯了繁华喧嚣之后,于一书屋,听一些大道至简,岂不是人世间最诗意的享受吗?(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