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是一本什么样的心理剧?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3-08 23:51:14

  本片由文华影业公司于1948年出品,编剧李天济,导演费穆,摄影李生伟^ 主要演员;韦伟(饰周玉纹)、石羽(饰戴礼言)、李伟(饰章志忱)。

《小城之春》是一部精美的心理剧,开创了中国电影心理写实主义的先河。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影创作中淡化了故事情节,还很少有人进行心理表现的 尝试。
  费穆大胆创新,注重调动电影手段进行心理描写,使整个影片具有浓厚的 情感色彩。作者把影片当作一篇散文诗来写,追求一种细腻隽永,耐得住咀嚼的 东方诗情。

《小城之春》是一部实践“新影戏美学”观念的创新性作品。表面上看,它 回到了戏剧电影理论的传统套路,实际上它是作者在经过纪实性电影理论的研究 和实践后,对原有影戏理论的否定之否定。
  作者力图通过这样一种试验,将传统 的戏剧美学融入现代电影之中,将东方的韵味和写意传统与现代电影技术手段结 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电影诗画。

《小城之春》在镜头运用上煞费苦心。在它的镜头语言中对切镜头极少,主 观镜头没有,未出现一次闪回,很少有单人的近景和特写景头,单镜头的意义相 对独立的多,单镜头中,具有全、远、长特点者多,镜头连接依据逻辑关系,很 少插入说明性镜头。
  

费穆在解释创作意图时说:“我为传达古老中国的灰色情绪,用‘长镜头’ 和‘慢动作’构造我的戏(无技巧的),做了一个狂妄而大胆的尝试。结果片子 是过份的沉闷了。”这种静态和平面的长镜头,带有某种传统的舞台性,而且必 然倾向于以演员和对白为中心,本来有很大的局限性。
  “费穆的天才之外,在于 圆浑地结合旁白、溶接、光暗对比等手法,化局限为风格……将话剧艺术的精华 熔铸成了纯粹的电影风格。” 《小城之春》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它表达了费穆深刻的文化忧虑。不管古老的城墙,戴家大院的残垣断壁,还是周玉纹的“闺怨”与绣花,甚至戴礼言的名字,似乎都有文化象征意味,影片在三角式的恋爱老套中,透露着对现实中国及其文化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注、忧患、困惑与怅惘,对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凋敝和残破的叹息,以及对沉闷、禁锢的时代氛围的曲折批判。
  

《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电影评论家对之给予了很高评

价,认为它“不但是20世纪40年代来中国电影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傲视国际

影坛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