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爱德华人物对比?
1990年,因执导完《蝙蝠侠》而名声大噪的蒂姆·波顿,开启了个人风格的探索之路
他邀请年轻的约翰尼·德普和当时的“美国甜心”薇诺娜·瑞德,让这对金童玉女演绎了一段调性黑暗、荒诞,情节却纯真、唯美的童话故事——这便是上映至今已经30年,却依旧被众多影评家和影迷追捧的经典魔幻影片《剪刀手爱德华》。
影片讲述了年老的发明家制造出了一个拥有人类心智的机器人爱德华,然而不幸的是,发明家还没有来得及给他装上人类的手臂就老去了。
有着一双剪刀手的爱德华,只好孤独地藏在阴森鬼魅的城堡里,直到被误闯入这里的雅芳化妆品推销员佩格带回家,他也由此踏上了一段残酷而又充满温情的人间旅程。
残酷,是因为无论爱德华如何努力,他都无法真正地融入人类社会,注定是一个因有着怪异剪刀手而只能看着梦想破碎的他者;
温情,是指爱德华与佩格一家虽然只有短暂的相处,但他们之间的亲情、爱情依旧跨越了时间、空间和物种,因真挚而永恒。
影片一面用哥特式的表达方式,勾勒出阴森鬼魅的整体氛围,与色彩丰富的小镇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一面用充满童趣的想象空间,描绘男女主人公间纯美的爱情,反衬出人性的复杂与阴暗。
然而,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的代表作,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擅长颠倒美与丑的界定,实现对立空间下的人性探析;也不局限于他能够在黑暗与纯净间游历,营造出唯美的梦幻童话。
更重要的是,观众们能够在影片中,体会剪刀手爱德华从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到最后超越自我的全过程,如何从他者成为自己世界里的主角,才是在现实世界中弥足珍贵的心路历程。
1.空间对立与物种对立下的人性探寻与剖析
这部影片中,时间被无情的淡化,导演选择从空间、物种两个维度的对立入手,让观众对单纯的爱德华心生怜悯的同时,又不得不对常规的善与恶进行反思。
空间上的对立,体现在“城堡”与“小镇”上。从城堡出现在推销员佩格的车镜中的那一刻起,就带着神秘、阴森的气息。
可当佩格闯入城堡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有憨态可掬的精美植物雕塑,有可以自动烘焙饼干的各种机械,还有外表呆板木讷,内心却渴望与人交朋友的剪刀手爱德华。
与外表黑暗的城堡相比,小镇就显得丰富多彩很多,无论是每家每户彩色的窗户,还是鲜亮的外墙和干净整洁路面,都仿佛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然而,这里的居住者却异常的“封闭”,他们长年处于空虚的状态,物质的富足弥补不了精神上贫瘠与断裂。他们有的热衷八卦,有的对“外来者”抱有极度偏见,有的靠勾引异性寻求刺激,有的为霸占爱人不择手段。
黑色的城堡里别有洞天,多彩的小镇里却都是苍白刻薄的灵魂,这种空间的对立互为镜像,无形间为人物形象与内心的反差埋下伏笔。
接着,“人”与“非人”这两个物种间的对立,更加讽刺了人们对常规善恶的认知。
作为主角,机器人爱德华在影片中一直是处在“他者”的地位。长期独处的他有着一头凌乱的黑发 、一身黑色盔甲衣服 、一副呆板的表情和一双木讷的双眼,再加上闪亮的剪刀手,这样的造型自然让人有一种怪异的感觉。
然而他在被创造的时候,年老的发明家就开始灌输他礼仪规范和人文知识,爱德华也一直秉持着善良和文明,他从不失礼数,笑容真诚,对任何人都温文尔雅。
相反的是,穿着整洁衣服,把外表搭理得一丝不苟的小镇居民们,却缺少了应有人文关怀和尊重。
佩格的小儿子凯文,对爱德华畸形的双手冷嘲热讽,当看到自己同学把小动物带到学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后,他处于妒忌,把爱德华也带进了学校,让对方卖力地表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他并不是唯一一个把爱德华当作工具来使用的人。居民们让爱德华修剪草坪和宠物毛发,甚至排队等待他来理发,这并不是人们有意向他示好,而仅仅是苦于生活的平淡,不想放弃任何一次猎奇的机会。
当爱德华对女主嘉莉心生爱慕的时候,却被同是追求者的吉米所利用,他让嘉莉劝说爱德华协助自己盗窃钱财,而后者被警察抓了个正着。
这是影片最具悲情色彩的地方,爱德华至始至终没有向任何人出卖自己心爱的姑娘。当良心发现的嘉莉质问他,为什么明知道是偷窃还要这么做时,他才饱含伤心与无奈地抬起头:“因为是你叫我去的。”
从这一刻起,爱德华又成为了异类,他从人人都想接近和利用的机器人变成了罪犯,成了人人都想提防的对象。人们担心这个怪胎会不会继续做傻事,于是不断地边缘化他,甚至恶意诬陷和诋毁他,恨不得他离开这个世界。
在缺少人文关怀的社会语境中,善与恶不再停留在光鲜亮丽与阴暗污秽的表面,而是植于人性的底层。善意在利益与谎言间倍受煎熬,一念之间,就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最终不得不与小镇社会决裂,他看似是逃回了黑暗的古堡,实际上却是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
蒂姆·波顿无情地批判了这个泯灭良心的小镇,让像单纯善良的爱德华一样的人成为了牺牲品。他想唤醒每一位观众的社会良知,也使得整部电影充满强烈的人文反思精神,这是其充满艺术魅力而经久不衰原因之一。
2.黑色童话的背后,洋溢着唯美的人间温情
尽管故事发生在一个缺少理解、平等、同情等人文元素的小镇里,但在黑色童话的基调背后,蒂姆·波顿依旧在努力营造出心灵之美、亲情之美和爱情之美,用以消解现实的残酷,平添几分人性的浪漫与温情。
影片中最为纯洁和单纯的心灵,属于有着病态外形的爱德华,他双手挥舞间,所剪出一个个充满童趣和天马星空般想象的造型,都是他心灵的投影。
他简单直接,会因爱慕,数十年如一日地雕刻圣洁的冰雕,为爱的人营造一个雪花飞舞的浪漫世界;他会因赌气,把讨厌的邻居家窗口的树雕剪成魔鬼样子,然后气鼓鼓地与邋遢的小狗坐在一起。
当佩格的老公问爱德华:“如果你捡到很多钱你会怎么做”时,爱德华没有选择物归原主,而是想要把钱送给自己的朋友,这与他心甘情愿被嘉莉利用,盗取钱财的行为不谋而合。
这便是爱德华,他像孩童般地热爱自然和生活,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创作智慧,他有着明确的爱与恨,有着执拗的是非观。
在道德和理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质疑他的头脑简单,甚至可以指责他不辨是非,但正是这一个个不求回报的做法和看似愚蠢的答案,才透着童话般最纯净的动机,足以触动每一个成年人的心灵,唯有爱和朋友,不可辜负。
而影片中的佩格,扮演了爱德华再生母亲的角色,这是故事里关乎亲情的部分。在古堡里,佩格发现了形容怪僻的爱德华,善良的她没有被爱德华的怪异吓倒,而是怜其孤独,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家。
从准备衣物,安排起居,到一起进餐,佩奇每每眯起眼睛,都展现出一位母亲对孩子天生的关爱。
她帮助爱德华去掉脸上的疤痕,在不再有人找他理发时,才让他为自己理发,抚慰他的失落,鼓励他重拾融入社会的信心。
正是有了佩格的包容和温暖,才让爱德华像孩子一样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赋,让他逐渐拥有了一颗真正的人类心灵。
在她的带动下,一家人都对爱德华多了一份宽容,可能后者永远也不懂母亲这个词的含义,但这份浓浓的母爱和家庭的包容,成为了爱德华最温暖的记忆,足够陪伴他度过冰冷城堡里的每一个夜晚。
如果说,心灵之美是内核,亲情之美是串联整个故事的血肉,那么爱情之美,则是完整了这个童话的灵魂。
爱德华深深地爱上了嘉莉,他的爱里没有杂质,纯洁透明如冰雕。
他的爱没有卿卿我我的奢求,简单到几乎不需要过多的理由。只因嘉莉叫他去偷盗,他便会去;当吉米伤害了嘉莉,他便会用锋利的剪刀手刺死对方;他独自在城堡上日复一日地做冰雕,只是因为单纯的思念嘉利,仅此而已。
飘向小镇的雪花,是爱德华雕刻冰时而散落下的冰屑,也是他们最美时光的见证。
他们的爱情超越了物种、时间与空间,为了对方不被世人所侵扰,他们只能选择彼此分离,用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纪念着两个人不能拥抱的爱,虽然凄美,但人生若只如初见,也许彼此怀念,才是最美的结局。
发明家只告诉爱德华要去爱人,却没有告诉他世界的真相,所以他有纯洁的心灵;
佩格只给予爱德华家人般的包容,却没有告诉他世人的偏见,所以他只记得亲情的温暖;
嘉莉只献给爱德华深情的吻别,却没有告诉他离别后的痛苦和岁月的无情,所以他记得爱人年轻貌美的模样。
这便是蒂姆·波顿的另类童话,用丑陋与残酷的现实做外衣,却裹着唯美温馨的内心世界。
那个没有被尘世玷污的古堡,才是真正属于爱德华的一方净土,在每个寂静的角落里,这些善意都足以温暖他的灵魂。
3.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双剪刀手
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爱德华波澜般起伏的内心世界逐渐呈现在了每位观众眼前。
在充斥着谎言与利益的小镇里,在亲情的浇灌与爱情的追求中,爱德华从开始躲避人类,到接受人类、靠近人类,再到被人类所驱逐,他自始至终都在自我适应和完善,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耐人寻味的是,影片并没有直接交代这些改变,而是透过爱德华这双剪刀手,展现他从认识自我到发现自我,再到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极具象征意味:
首先,这是一双确认他者身份的畸形之手。从佩格发现爱德华的那一刻起,后者就一直躲在阴影里。他害怕孤独,渴望有一双正常人的手臂,能够正常的生活,所以他在城堡的花园中央剪出手的形状,在墙壁上贴满所有与手相关的照片。
成长的过程是残酷的,任何的缺陷都可能被自己无限放大,爱德华也不例外。
他在睡觉时不敢放下手臂,照镜子时不敢触碰自己的脸颊,他比任何人都在意自己的双手。
而这种在意,不知不觉间确认了爱德华的他者身份,这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可悲的,那放在双腿两侧不知所措的双手,就是爱德华给自己贴的标签,他认为自己是异类,自己就成为了异类。
接着,它们变成了一双让爱德华融入真实生活的桥梁之手。爱德华是幸运的,在佩格的关怀和鼓励下,他没有在自我认识后就沉沦下去,而是发现自我的优势,找到了融入人类生活圈的突破口。
这双锋利的巧手,让他在雕刻植物时游刃有余,他能够完全凭借天赋和过人的想象力,给宠物和人类设计精巧的造型
最唯美的,莫过于在圣诞夜他为嘉莉做出的冰雕,毫无生气的冰块在剪刀手的雕琢下,呈现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天使般的嘉莉形象,惹得后者在白雪般的冰屑下翩翩起舞,对爱德华的爱意也悄然涌上心头。
这一切都源于爱德华在认识到自我的缺陷之后,敢于用乐观的态度和直面别人异样眼神的勇气,来找到化劣势为优势的方法。
此时的畸形之手已经变成了链接正常人生活的桥梁,他开始被人需要,被人重视,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会为了所爱之人倾尽所有,更有勇气和自信的活下去。
最后,这注定是一双打破梦境,实现自我超越的真实之手。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爱德华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我发现是盲目的,因为他依旧是个机器人,当他遇到邪恶狠毒的吉米时,就会被无情地揭开伤疤。
爱德华和吉米都是嘉莉的追求者,后者在爱德华面前故意炫耀自己与嘉莉的关系,肆意嘲笑爱德华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的窘态,利用爱德华对嘉莉爱慕,诱骗他去偷盗。
在发现嘉莉对爱德华有好感后,他制造了小镇居民的恐慌,想借着人们对于爱德华的误解和驱逐,趁乱杀死他。
但爱德华没有屈服于现实而变回那个胆小的他者,也没有迷失自我展开十恶不赦地报复。他还是那个单纯、善良,敢爱敢恨的剪刀手,他为了佩格一家不再被小镇居民骚扰,为了嘉莉不被别人非议,决定重回那个冰冷孤寂的城堡。
他用剪刀手剪破了身上的衬衫,却没有揭露小镇居民的虚伪嘴脸;当吉米用暴力威胁嘉莉生命的时候,他第一次果断决绝地用剪刀手刺进了恶人的胸膛。
他注定不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但他欣然接受了自己的独特,并亲手打破了曾经的美梦。
他选择做个为亲情牺牲的异类,选择做个为爱人而勇敢的剪刀手,此时的爱德华已经实现了自我超越,明白了成长的辛酸,尝到了被误读的苦涩,但还是选择做个守护亲情和爱情的幕后英雄。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先生在论及悲剧时的名言,也是对爱德华悲情生涯最好的诠释。
但有毁灭,就有重生。这双剪刀手就是爱德华努力的证明,当他在自我认识中实现自身价值,又在追求自身价值时完成自我超越之后,再多的磨难和苦楚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在步入尘世时认清自己,在风起云涌处砥砺前行,在千帆过尽后守住初心,才能够完整自身的成长,成就心中无往不利而又独一无二的剪刀手。
4.结语
蒂姆·波顿以他杰出的创意和笔法,运用多维度的对立深讨了人性的善恶,同时渲染了唯美温馨的人间真情。
而在这黑暗的叙事与真挚的情感间,每一位观众都能够见证爱德华的成长,感动于他怪异外表下的那颗纯洁的心。
正像许多童话一样,在经历风雨之后,故事的主角都会有一个饱含希望和美好的结局,《剪刀手爱德华》也不例外,他永远都是嘉莉的守护者,也是她最思念的人。
但可悲的是,我们在看完这些童话故事后,依旧会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敢轻易展现与众不同的一面,继续庸俗到成为别人的翻版,常常迷失在充满利益和欲望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