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读后感50字?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4-10 01:15:08

真的人与人相处,还不如人与动物相处美好。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吵架了,事情就很糟糕。人和动物相处的很美好事情将会变成美丽的画面。

人与动物相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就让我们去感受吧!去和动物做朋友吧,那幅和谐的画卷是非常珍贵的!

新裙子穿不上后,我终于开始跑步

zhuangao@lifeweek.com.c n;zhuangao2@lifeweek.com .c n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下午三点,大宝去中央公园跑步了,先生带着二宝去游乐场玩,我一个人待在家里,窝在沙发上,读关于跑步的书。

窗外飘进来夏末秋初的风,凉爽中泛出一点凉意。半年多的宅家,从冬到夏到秋,这样的时光居然屈指可数,其实,确切地说,直到此刻才第一次发生。

读的是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2007年日文出版,2010年中文第二版,2015年第二十次印刷,扉页上标记着上一次阅读的日期:2015年8月23日。那时,刚从国内度假回来,背回来一包书,倒时差的周末早上,跑到街角的咖啡店,边喝咖啡边读书,仿佛看到一位朴素实在的作者坐在书页对面,用带着音乐感、节奏感的文字,随手洒下的铺垫和奏鸣曲般的布局,描绘他跑步与人生的经历、对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求索、发现与感悟。

村上说自己是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不是将思索写成文字,而是一面写文字一面思索,通过书写而思考,通过修改而深化思考。我似乎也有同样症状,不写出来,就讲不明白(或许并非仅仅讲不明白,而是压根不明白),每次写完初稿,修改文章的时候,似乎是对文章最明白的时候,而定稿以后,把文章搁到一边,又瞬间忘记了自己写过些什么。每每暗自庆幸:幸好写了下来,把曾经降临的想法和感悟捕捉了下来,立此存照,否则,任凭思路汩汩,感悟滔滔,一晃而过,一点印记都没有,如同什么都没发生。

你会见你所想见,当真如此。自从读了村上的跑步书,我就对跑步产生了兴趣,那些原本我视而不见的在中央公园跑步的人,开始映入眼帘。每次带二宝去中央公园玩耍,看到远方高处跑道上奔跑而过的人们,总是心生敬仰羡慕,想起《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的金句片段,以及它们带来的美妙会心的阅读时光。

《老友记》剧照

然而,过去五年里,我对跑步仅仅保持着理论上的兴趣,仅仅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那些跑者,却丝毫没有滋生出加入他们的实践念头,也不知是因为思路盲点,还是懒惰畏难拖延症。

我想,多半是后者, 鉴于我其实有着漫长的跑步拖延症。

小学起初几年,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出色的“运动饭桶”,每当家人为我的运动低能而摇头叹息的时候,我就内心虚弱地为自己辩护说,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环境,要是我家在运动场附近就好了,我就可以每天晨跑了。

这当然是托辞。但令我吃惊的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家真的搬到了市立 体育 场后面的街上!外婆于是来问询我的运动计划,我当然是没有的。记得搬到新家是冬至前夕,起初几日,我勉勉强强地尝试了两次晨跑,天没亮就起床,冒着严寒跑了两回,那是最痛苦的起床经历,自然无法持续,也就不了了之,继续当饭桶。

而神奇的是,进入初中以后,不知怎的,我的 体育 突然变好了,都没怎么费劲,居然变成了一个不错的跑者,并且擅长的是大家所说的既要速度又要耐力的比较难的400米。我只能把这归功于运动灵感的降临,于是乎,更不需要去运动场跑步了。

就这样,我家在运动场后面住了二十年,其中九年我在故乡上学,十一年外出求学和工作――读大学时操场自然近在跟前,上班以后又碰巧住在一所大学的背面,操场依然只有几步之遥――但我都没有成为跑者。 这使我认识到,是否去运动,跟家门口有没有运动场,是独立不相关事件;这也使我认识到,跑步这件事,以及很多其他事情,是可以拖延很多年的。

有了这个漫长的跑步拖延症 历史 垫底,在曼哈顿住了十一年都没去中央公园跑过一次步,也就不算什么了。

转变发生在今年七月的一个星期五。 居家办公,省却了通勤时间,却依然忙到手脚并用,坐在电脑前无法起身,感觉日渐变成一枚滞胀的土豆。 某日,按照原有尺码网购的一条裙子送到了家,我却艰难地拉不上去,我想,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必须出门舒展一下四肢,透口气!

跑步的动力,就这样突然冒了出来,轻而易举。

说行动就行动。我边穿球鞋,边向大宝请教最佳路线。大宝建议我去跑一下中央公园水库,风景好,不闷。他介绍说,那儿的跑道有三根,分三层:一是贴着水库的内道,叫Shuman跑道,最短,在最高处,可以没遮没拦地看到水库的无敌全景,不过比较窄,可能有点拥挤;二是中间一层泥沙路面,叫Bridle Path,比较宽,松软合脚,并且有树木遮荫,感觉不错,但会有点扬尘;三是与自行车道共用的外道,叫East Drive,水泥路面,在最低处,最宽,最长。

听完大宝的介绍,“滞胀的土豆”滚出了门。我按照建议从东96街/五大道的口子进入中央公园。一进去,左手边是一个儿童游乐场,有喷泉、沙坑、滑梯、摇椅,孩子们在里面大呼小叫,开心玩耍。

游乐场外相隔几条长椅和一条绿化带,就是宽阔的外道,骑自行车、跑步的人们从眼前掠过,散发着有魅力的能量。穿过外道,走上小坡,就进入了中道,我的起点大约对应着东95街的位置,参天树木遮蔽出一方清凉之地,仿佛瞬间步入了郊外的森林。

我想,第一回尝试,还是跑最短的内道吧,于是继续往上走一层,进入了紧贴水库的内道。

――我的天,走上去,第一眼,就被水库的风景震撼到了,美丽到眩晕,说不出话来!我站立的位置在水库的东北角,夕阳时分,金色的阳光从西头洒到巨大而平静的湖面上,东面五大道上巍峨挺拔、高低错落的建筑群的倒影投在浅蓝色的清澈水面上,难以置信的美丽!放眼望去,没遮没拦,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无敌全景,我不知自己是在画里、电影里,还是在照片上,梦里还是现实……

这个住了十一年的城市有如此绝世美景,我竟然从未领略?!

罢罢罢,开跑!

几十年没跑步,运动灵感当然早已远离,我又一次退化为运动饭桶,不多久,就已经气喘吁吁,心跳加速,浑身冒汗。不过我一点也不急不恼――如果说岁月教会了我什么,就是不急不恼,随遇而安,随时同自己、同环境和解。这道理,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遍,但是非要经过自己的岁月来“人肉论证”一番,才能真正明白和吸收。

移步换景,我用最不假思索的速度跑步,跑不动了就走走,攒好了力气就再跑,更何况,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脑子跟随风景的转换,被一个又一个的惊叹填满,根本留不出空间叫苦叫累。

跑完一圈,心满意足,走下内道的高坡,穿过中道和外道,重新回到了入口,在面对儿童游乐场的绿色长椅上坐下,休息,望天,看人,欣赏孩子们的欢乐时光。歇够以后,走出公园回家。

第一次尝试下来,发现跑步竟是如此愉悦的经历,进入门槛并没有想象的高,跑步变成了心头的念想。

接下来的周末,我去跑了第二次,这次决定尝试一下中道。如大宝所介绍的,中道是另一番风景,泥沙路面,土质松软,路面更加开阔,并且道路有宽有窄,有高有低,曲折变化,徜徉在树木之间,路面的沙沙声和林木的呼吸感交织,鼻间还能闻到树木青草的芬芳,每一个细胞都仿佛感受到了畅快的呼吸。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傍晚一边写作业一边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里听了无数遍的电影录音剪辑《茜茜公主》里的台词,爸爸告诉她,当感到烦恼和忧愁的时候就到森林来,畅开胸怀,遥望树林,就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得到安慰和力量。

足下扬尘的感觉,也让我忆起这双跑鞋陪我走过的无数好时光。 它曾随我走过日内瓦湖畔、西庸城堡、洛桑老城、马特洪峰;两年前,它曾伴随我的埃及之行,上面或许还残留着狮身人面像和吉萨金字塔边的尘土、埃及国家博物馆里的尘埃、沙拉丁城堡顶上的 历史 烟尘;它也跟随我和家人在今年二月新冠爆发前去了一趟西班牙,走过巴塞罗那的圣家教堂、高迪公园、毕加索博物馆、蒙特惠奇高地、塔兰戈拉的古罗马输水道、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些记忆,得用好几篇文章来描绘了。

此后的周末,我都会去中央公园水库跑步,并且喜欢上了中道。跑多了以后,对地形渐渐熟悉,跑道仿佛也有了文章的起承转合,或者像是奏鸣曲的乐章。

中央公园水库以肯尼迪总统和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命名,除了沿着东面86街至94街之间的五大道那条边是笔直的以外,其余地方都是不规则的线条。

我总是从东96街/五大道的口子进入中央公园,走到对着94街的口子进入中道。不久跑道就向左转,跑上最北段的一道弧线,右手边会出现一个高低起伏、绵延宽阔的大草坪,人们席地而坐而躺,享受惬意的时光;左手边就是没有遮挡的水库全景,东西两边屹立着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上经典气派的大厦,南边是新建的当代摩天住宅,每次跑过这里,都忍不住惊艳连连。

继续向左转,路面倏然开阔,前方有一座古老的铁桥张开双臂迎接你,吸引你敞开心扉跑过去,那是水库沿岸的三座铁桥之一,名叫哥特桥(Gothic Bridge),1864年建造,已有150多年的 历史 。在铁桥右侧则是拥有34个场地的中央公园网球场,夏日炎炎,人们在场内挥汗如雨。

跑过哥特桥,就从水库的东半边进入了西半边,与中央公园西大道上的 历史 建筑们相伴而跑了。在经过了西90街与91街之间最经典的埃尔多拉多双子塔(El Dorado)以后,就到了我起跑点对角线的另一端,知道跑程过半了。这一段,中道和内道齐平,在西南端有一个进入内道的口子,周围没有树木遮挡,可以欣赏水库的湖面和东边的建筑。

到了水库的西南角以后继续左转,就差不多是沿着86街的位置自西向东横穿中央公园了。这一段,中道比内道低不少,看不见水库的风景,只管埋头跑步,两边树木森森,另两座哥特桥掩映其中。这一段也是纽约警察局中央公园片区的大本营,停着很多警车、医务车、清洁车,让我意识到,干净有序的公园背后,要依靠大量人力、设施、资金的维护。

跑过这段,再左转一个弯,就重新回到了东边,进入与五大道平行的直线了,这意味着,还有最后四分之一距离,就要完成一圈了。在东南角也有一个内道入口,留有空档,可以欣赏到西头的大厦,埃尔多拉多双子塔再次傲立到视线中,绝对的C位。夕阳的光辉,给内道上的跑者的剪影镀上了一道金边。

而此时右手边的五大道马路对面,则坐落着两家我钟爱的博物馆。首先经过的是东88街与89街之间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我在那里端详过康定斯基、毕加索、波洛克,大宝曾在此上过美术班,让我得以窥见世界一流博物馆一丝不苟的幕后,我在去年圣诞季还带二宝来看过《彼得与狼》儿童音乐剧,精良的制作,至今难忘。

而古根海姆的美术班,又勾起太多回忆。那时大宝九岁,有一课的内容是到街对面的中央公园做古根海姆博物馆写生,他寥寥几笔,就传神地画出了这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的博物馆(请原谅“骄傲母亲综合征”)。还有一次是到中央公园捡叶子,然后回到教室做一件叶子浮雕,可大宝捡来的叶子不幸被同学踩碎了,于是他干脆做了一个题为《破碎的叶子》的作品,还在结业小结中写道,这期美术班最令他难忘的就是这件事,叶子破碎了,但他没有哭,做出了《破碎的叶子》――多么透亮、可爱的小孩子啊。

还有一次,大宝的学校搞“睡衣日”,每个同学都穿着睡衣睡裤去上学,放学以后他来不及换裤子,急急忙忙跑来上课后班,而每次课后班的第一项内容是在博物馆里参观那天将要涉及的主题,所以,大宝成为了一位穿着睡裤走在古根海姆博物馆里的参观者。偏偏那天工作人员来为课后班拍照片,于是古根海姆博物馆课后班的新闻简报上,刊登了一张含有一位穿睡裤的学员的集体照。

古根海姆博物馆再往北,东90街与91街之间,就是由工业巨子安德鲁・卡内基的宅邸改造而成的史密森博物馆旗下的库柏・休伊特设计博物馆(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我在这里看过“八二后人类”的时钟装置作品,闻过由挪威设计师、化学家Sissel Tolaas设计的刷在墙上的中央公园气味地图,坐过英国设计鬼才Thomas Heatherwick设计的陀螺椅,大宝和二宝都在“沉浸室”的互动屏幕上涂过鸦,我们也常在周末和假日来这里的长廊咖啡馆喝咖啡、吃饼干,在花园里晒太阳。

而五大道左手边与库柏・休伊特设计博物馆遥遥相望的,则是1913-1918年(34-39岁)期间担任纽约市长的约翰・普罗伊・米契尔(John Purroy Mitchel)纪念牌和金色塑像,还有一个水库观景平台,我曾经带二宝来玩过几次,她热衷于看水库里的乌龟、远处的城堡和对面的埃尔多拉多双子塔。记得那时,我总是以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些跑者,以为跑步的进入门槛好高,如今亲自尝试了才知,其实不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触发开始的按钮,比如,一条令“滞胀的土豆”塞不进去的新裙子。

好了,一旦经过了米契尔市长纪念碑,终点的希望就在眼前了,再稍微努力一下,就将完成一圈,重新回到我的起点。

其实,我不仅在跑步,也在顺便欣赏形形色色的跑者和路人, 比如,互相搀扶着慢悠悠欣赏风景的老夫妇、气喘吁吁辛苦陪娃锻炼的父母、有着雕塑般的肌肉的严肃跑者、携手漫步水库的伙伴和情侣、呼啦啦集体锻炼的高中生、独自专注奔跑的人们……所有人,都给我一种温暖的同道感。

每次跑完以后,我总会到儿童游乐场前面的长椅上坐一坐,发会儿呆,看一会儿云和天。上周起身离开时注意到,每条长椅上都有一小块赞助纪念牌,我背后的牌子上写着:“FLB,一个正直、有性格、有温度、有幽默感的充满爱心的人。”

我一边想象这块牌子背后的好故事,一边走下坡道,走出公园,心满意足地回家去。 尽管错失十一年未曾相识,但我终于遇上了心仪的跑道,开始跑步了。

本文为读者投稿。

如果你对 社会 热点话题有敏锐的感知力与丰富的写作经验,欢迎自荐为《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艺术 时尚 、影评娱评、 美食 体育 、 旅游 地理等任一领域有所专攻,欢迎随时给《三联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此主题征稿将长期开放,被选中稿件将发布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二、三条位置,同时作者将获得相应稿酬。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自荐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领域”。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来稿请注明联系电话,方便沟通。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