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尬又难看,凭什么开分8.6?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2-05 00:30:22

在《知言片语》聊小品的最后一期,我抛出了一个看法。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出现,有可能让中国舞台小品焕发又一春。

如今,这个曾经被我寄予厚望的综艺,也出续集了。

那咱们就来看看,去年备受瞩目、今年同样一度备受瞩目的综艺: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

在视频里我说过第一季《喜剧大赛》的一个问题。

能看出来,这些喜剧人都很有想法。

不管是《互联网体检》里的阴阳怪气,还是《父亲的葬礼》上真抓来一个人马的“抓马”操作,get到梗就很有意思。

但是,受制于演员们的风格、舞台调度和台词功底,以及观众对“美式素描喜剧”的接受度。

很多小品的现场表现力度,拿捏的并不算太好。

很多笑点,也是需要过脑子、结合生活,三秒钟之后才可能会心一笑。

比如,如果你不看漫才,可能get不到《父亲的葬礼》。

你不喜欢磕CP,可能对“皓史成双”也无感。

总结起来差不多就是很有趣,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不过,当时人家是新兵出战,也得给节目留点打怪升级的机会。

一年之后,我再打开《喜剧大赛》第二季。

怎么说呢……不能说是进步空间更大,只能说比第一季退步不止一星半点。

每期节目我都是先看网友二创,再看纯享,最后再看原片。

论笑点和节目效果,至少在70%的时间里,我觉得二创>台下评审团>纯享。

当然,把二创放在首位,可能也跟平台属性和心境有关。

很多作品提取出精华,当个一滑而过的2分钟小视频看,其实挺好的。

至于看评审们撕逼或者玩尬的,算国综保留节目。

你暂时依然可以相信,马东和李诞给自己加戏的能力。

但是,来到台上,多少有点“五谷杂粮”。

这不是玩错字梗。

目前已经放出的节目,从观感到题材都非常杂!

并且,很少有节目称得上“特别有营养”,却又有些独特风味。

再并且,都是粗粮,不好消化。

部分节目品起来剌嗓子、伤胃口。

但是,作为目前“还算拿得出手”的喜剧综艺之一,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行业便秘的效果。

反正,我心情稍微有点复杂。

因为,排除名为走心、实为诈骗,还带刻板偏见开妈妈地图炮的《妈妈的味道》;

再排除掉不知道哪家关系户派来糊弄事,还莫名其妙晋级的那个猪头偶剧。

这些臭鱼烂虾之外,我大多能理解这些小品想表达什么。

问题在于想表达的很多,但就是不好笑。

这里举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一个聚会》。

一个可能是内向,也可能是社恐,也可能是内心戏太多的女生,要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中间在去和不去之间,反复横跳。

然后,演员在台上,把它的内心戏统统表现出来。

表达的观点很有意思,给出的选项也非常多。

把里面的台词抠下来,换个更时髦的做法就叫: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参加聚会#。

*就像这样

你看,直接自带热搜体质,肯定能戳中很多人的心声。

但是,这只是剧本,我来是看表演的。

我看到的是台词像连珠炮一样扫射我,是一位拿腔拿调的演员在给我朗诵热搜下面的热评。

而且,我分不清这种“朗诵”算什么形式?

小品?用力过猛。

相声?动作太多。

话剧?力道不够。

漫才?缺吐槽役。

这就是写台本的时候,完全没考虑清自己的舞台调度。

有同样问题的,还有那个《财神》。

前半段挺好,门口堆满钱的时候,还挺有视觉冲击力。

但你也不知道为什么,结尾突然开始土摇。

摇了两分钟,把前面的十分钟全部带垮。

再比如那个《别送我》。

从形式到立意,我不光能看出他们想表达队友情和少年志。

我甚至一眼就看出,他们想复刻蒋龙张弛《逐梦三部曲》的那种深度。

但恕我直言,我还是笑不出来。

这么说吧,我们吐槽一万遍的喜头悲尾和晚会小品,看到这种本子都是要退稿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我做《小品下》的时候说过“嚼烂梗”的问题。

放在《二喜》里更是……

抄袭也好、凑段子也罢,抄外人勉强算你们“网感好”。

不止一队演员的不止一个作品,逮着上一季的《水煮三国》的几个动作薅,是真没想到。

哦,也有些队伍放过了《三国》,反手cos皓史成双,摁着观众的头磕工业糖。

拿来炒CP的作品,还像极了《哥,你好》。

像这类作品,甚至不如《妈妈的味道》结束,观众的假哭喜感。

而于和伟评价《妈妈》的那句“我就是会感动”,更是顶级黑色幽默,起码得给一万两千分。

反正我的观感是,一半以上的作品全局垮掉。

内核像是照抄热搜,剧本完成度和喜剧效果不够。

论及社会价值,不如刷会儿弱智吧有意思、有深度。

就这效果,还多亏节目组剪掉了很多淘汰作品。

如果全放出来,我都不敢想是个什么场景。

当然,你说《二喜》大几十个作品全废柴,倒也不至于。

这里也给大家说几个口碑还行,以及我比较喜欢的作品和组合。

像第一期里,老师好的《虎父无犬子》。

老师负责甩包袱,家长负责抖包袱。

什么干脆面、茶叶沫子,算不上特别高级的梗。

但是配合演员的表现力,以及现场的舞台调度,喜剧效果是有的。

对了,这是《二喜》的第一个节目,也就是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才不小心一脚踏进了后续的坑里。

再有,酷酷的滕组合,也就是当年那个“冒蓝火加特林”的博主。

这个组合,台词比较一言难尽,所以更推荐看他们的采访过程中的现卦。

看他们的时候,建议别开纯享,从头看到尾。

漫才这块呢,你暂时只能相信土豆吕严。

他们的本土漫才,是唯一一个能让我笑出来的。

《代号大本钟》和《进化论》,建议直接入。

前面一直在说“舞台调度”和演员表现力不行。

如果要从这些人里挑个厉害的,我觉得某某某值得一推。

虽然他们的本子,有些逻辑断层和整活力度过大的问题,但通过演技的弥补,依然能达到不错的完成度。

最后呢,也callback一下“烂梗”问题。

节目烂梗太多的话,就会变成一眼看到头。

但如果你是一个老梗爱好者,可以去看里面的《少爷和我》。

他能把药酱、坂本、龙傲天玩的飞起。

到抖包袱的时候,又能突然转变画风,给你一个小惊喜。

算是目前少有的,让你在猜到剧情走势,还能笑的节目。

哦,我提这些作品和组合,不是为了推荐大家去看综艺。

网上直接搜单片,虽然达不到《一喜》巅峰,起码能拿来图乐呵一下。

至于其他的……看吧……。

叹息一声,开始总结吧。

曾经我对《一喜》的评价是“有新人站出来,让我再度对小品燃起希望”。

现在,得考虑要不要收回这句话。

能看出来,选手们在尝试往节目里加各种元素和形式。

可再重申一遍,《二喜》是面向大众的综艺节目,不是搞试验的后台排练厅。

里面给的东西真心不好笑!

即便好笑的段子,一半以上能在微博知乎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找到原版。

如果上一季是时常有爆点、大多还能看、些许是烂作。

《二喜》就是盼星星盼月亮,也只盼来几个能看的,还都集中在第一期。

也许,上一季节目组已经拼尽全力,去网罗全国的喜剧人。

老铁们成名之后各奔前程,舞台喜剧新人再度青黄不接。

那我建议不要再办《三喜》了,因为人才储备已经耗尽了。

假如非要办下去,建议明年改成《一年一度话剧大赛》,或者《整活儿大赛》。

因为,实在不好笑。

也不知该说点啥,那就求个点赞、在看、关注吧。

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在看护肝,观众老爷点个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