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陈飞宇红了,追了他五年的粉丝却问“真的吗?”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1-16 15:03:07

作者 / 萌蛋

编辑 / 朱婷

运营 / 小饼干

谁也没想到,11月男友会是陈飞宇。

最近,由陈飞宇(饰李峋)、张婧仪(饰朱韵)主演的《点燃我,温暖你》(下文同:《点燃我》)热播ing。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止发稿日,《点燃我》全网累计上榜微博热搜相关话题1929个,累计TOP1次数210次,话题阅读量超74亿,抖音累计话题播放量超36亿,超五万人打分的豆瓣也取得了7.2的评分。

11月11日,剧集上线8天后,《点燃我》优酷站内热度突破10000,成为今年最快破万的现偶。作为主演的陈飞宇、张婧仪纷纷发文感谢观众的支持厚爱,并且都在加紧练习当初承诺给观众的破万Flag——合唱“战歌”《Falling you》。

对于一部男女主演都非大“流量”的国产现偶来说,无疑是不错的成绩与讨论度,说是播出了s+效果也不为过。

剧和演员亦相互成就。自《点燃我》上线伊始,#阿瑟请红##陈飞宇为什么叫阿瑟##谢谢阿瑟他爸#,每天千奇百怪的热搜词条层出不穷,阿瑟本人也就是陈飞宇,天天都在热搜“站岗”。

出道五年,陈飞宇迎来了他演员生涯的首个最大峰值。

01:阿瑟请红

根据微博数据显示,剧集播出至今,陈飞宇微博涨粉超过103.8万,剧中人物李峋的角色相关话题讨论总量超过3亿。

Vlinkage显示,从11月5日至今,李峋的剧集角色新媒体指数一直稳居前三行列,11日至14日,连续四日稳居第一。

“果然还是得红。”是陈飞宇粉丝二居在接受kk采访时发出的感慨。

她告诉kk,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阿瑟请坐”这个梗是大家用来嘲讽陈飞宇家庭教育封建气息浓厚的黑梗。无论她在社媒上解释前因后果多少次,从来没人真正在意,评论刚刚发出就会被淹没。“现在再看到类似的内容,还没等我评论,营销号都会自己剪辑完整的片段去帮他辟谣,大多数评论也都站在他这边。”

不仅是营销号,就连陈飞宇本人也接受了“Arthur变阿瑟”的事实,加入了调侃自己的行列。在kk看来,这是“阿瑟请红”的关键。

“原来红了以后身边都是好人是这种感觉。”二居说,喜欢陈飞宇五年,其实自己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大众会站在他这边,“谁会心疼他啊,他爸可是陈凯歌。”面对这样的言论,自己曾经也是被说服的一方。

谈及陈飞宇,就会不可避免的谈及他的家庭——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的爸爸和被称为“大陆第一美人”的妈妈,陈凯歌与陈红。

总所周知,在行业内,电影大于电视剧大于网剧和网络电影。

旁人费尽心思才能获得的电影资源,对陈飞宇来说唾手可得,也难怪大家调侃他是出生在罗马的“罗马仔”。

的确,从他17岁入行开始,在出演过的包括《将夜》《皓衣行》《最好的我们》等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知名IP作品里,陈飞宇从未演过配角。

阿瑟想红吗?答案是肯定的。

出演耽改热门IP足以证明,他的野心,远不止是做个被人诟病的“资源咖”。

“但娱乐圈,又有哪个艺人不想红呢?只不过陈飞宇总是赶不上好时候,每次都晚一步罢了。”如今凭借李峋小火之后,二居收到身边开始考古陈飞宇的朋友最多的消息内容是:他竟然演过这个?他居然上过xx节目?那年大赏我怎么不记得有这号帅哥?

所有人,好像都从“太子”陈飞宇的世界路过了。

但真的红了吗?不止是kk,连同二居在内的几位老粉丝和通过《点燃我》认识陈飞宇的新粉丝都有这样的疑问。

“这部剧算是让我真正对陈飞宇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对他的演技也有了新的界定。演员选对合适的角色,真的太重要了。”

因为《点燃我》对陈飞宇产生强关注的文娱编辑阿婷坦言,现偶作为比较难出现象级爆款的电视剧类别,她更加想看到陈飞宇,到底还有几分热度可持续性和品牌认可度。

除了陈飞宇身上原本就背有的娇兰、香缇卡、Dior迪奥、名创优品等代言外,到底这部剧能够为他带来多少商务、综艺拟邀以及后续的电视剧资源,才是阿婷看来检验他是否真的“火了”的数据标准。

尤其在今年,无论是品牌还是平台整体预算都在缩减的情况下,陈飞宇究竟能分到几杯羹,也成为了我们共同好奇的问题。

不过,作为《点燃我》独播平台的优酷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剧集上线4天时,官宣陈飞宇成为优酷VIP会员宠爱官,为阿瑟的“火”添了第一把柴。

“优酷的做法很聪明,无论今后陈飞宇和哪家平台合作,相信都会记得《点燃我》的情谊。而且陈飞宇很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平台也需要跟年轻有潜力的演员建立更加深度的合作,双方都能各取所需。再来,作为剧粉,带着对这部剧的滤镜,今后无论他俩合作什么大家都会多留意一些,拉新数据和会员转化率这不是就有了。”

几位接受kk采访的新老粉丝都有相同的观点——大家都在说阿瑟请红,其实任何一个演员,如果既能够诠释好角色又能恪守本分,他想红,那就让他红,结果差不到哪里的。

02:阿瑟请挑

时间稍稍拉回到《点燃我》看片会,kk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制片人敦淇反复多次地提到陈飞宇是“天选李峋”。

图片源自kk拍摄

众所周知,《点燃我》的原著小说《打火机与公主裙》是晋江的超人气小说。开播前,小说的粉丝对于角色的适配度多少都会存在质疑,包括二居在内的陈飞宇粉丝也会有担心,“怕被捧得太高、夸得太过,到时候又被骂怎么办?”

直到《点燃我》开播,质疑的声音才渐渐消散。随着剧情的更新, “天选李峋”的说法也越发夯实。陈飞宇更是喜提“晋江在逃小说男主”的称号,一时间“阿瑟请挑”的话题堆满了各大社交媒体。

对于大家会让陈飞宇自己去晋江挑选角色这件事,kk也和一位因为《点燃我》关注到陈飞宇的业内人士PP聊了聊。

在PP看来,陈飞宇和李峋的超高适配度一定是内外叠加的。外表贴脸,内在人物性格把握实精准,干净清爽中带了一些若有似无的阴鹜,看人时带着天才的冷淡审判,细节到每个眼神都是有理由的呈现。

PP说她在圈内见过的绝大多数像陈飞宇这种类型的“小白脸”帅哥都是在凭本能演戏,遇到合适的角色就冒头了。

“但陈飞宇绝对不是。”PP很肯定地说。

陈飞宇的思路很清晰,《将夜》时的他可能还很懵懂,但现在的他非常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演,她也惊讶,怎么能演得那么对。

据不完全统计,#阿瑟请挑#话题下被提名的小说除了《打火机与公主裙》原作者的另一本小说《忍冬》,墨宝非宝的《在暴雪时分》,还有《告白》《陷入我们的热恋》《退烧》《玫瑰挞》《见春天》《白日梦我》《难哄》等热门小说。

“我们阿瑟哪有过这样的待遇啊,喜欢他这么久,就没见过没有嘲讽声的广场。看到的时候一边怕被骂一边又很爽,心想这次可能真的轮到我们陈飞宇了。”二居很开心,在她看来,陈飞宇现在正处在演校园题材和现偶最黄金的时期,不论年龄、气质、身高还是外型,都是内娱不可复制的。

“长得好看的没他有演技,演技比他好的不一定有他外型、气质符合”,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清冷少年气是演不出来的,有些情绪,大家只能在真正的少男少女身上看到。

对于25岁之前的陈飞宇,不论粉丝还是kk采访到的业内人士,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多完成一些类似《点燃我》这类带有一些现实感和叙述感的偶像剧男主。毕竟在内娱,长得偶像剧又还有点演技的男演员可挑选范围不大。泥巴可以三年后再滚,青春只有这么一回。

而他接下来的待播作品《倒数说爱你》,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似乎也证明他正在朝着大家理想中阿瑟的方向迈进。

另一网传陈飞宇下一个组是古装热门IP的影视化作品《黑莲花攻略手册》,虽然消息是否属实尚未可知,但书中心狠手辣、腹黑阴鹜的男主人设,总让人不经联想到《皓衣行》的墨燃。如果真接了,kk觉得,阿瑟再火一次的概率又添了几分。

25岁之后,就要看陈飞宇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演员了,无论是走正剧演配角再演主角冲奖,还是回归电影圈继续摸爬滚打,对他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再具象化一下看,PP和很多同行都认为,陈飞宇很适合一些邪恶、锐利的设定,一些带着燃烧感和危险性的边缘化角色,这种危险又带有神秘感的角色往往有一种疯狂的美感。

kk也很赞同,陈飞宇的身上有着除了乖小孩之外的“疯狂”面,这样带有反差的角色和人设,能让他的演技得到最大化的释放。到底他能否驾驭这样复杂的角色还有待考察。

至于流量,用二居的话来说,她和喜欢他多年的人都认为,到这里就可以了,因为无论红与不红,陈飞宇都不会懈怠。“先让他照亮自己,然后照亮观众吧,好演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沉淀和进步。”

或许,未来有一天,当初颁奖典礼上他对着陈凯歌说的那句“你是陈飞宇他爸”正儿八经的就成真了呢?

03:总结

“清澈的愚蠢”,是这轮受到关注后,大众形容陈飞宇的词。

16岁去拍《将夜》的时候在沙漠吃沙子、在泥里打滚,合作的金士杰老师却形容他是身上一点脏泥巴味都没有的孩子,纯真得想让人立正。

不论是认识陈飞宇五年的老粉还是通过李峋的角色滤镜新关注他的人,都在采访的过程中反复跟kk强调一件事:他真的是个很好、很有教养的人,但同时又有着很强的束缚感。

不难理解。有人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对他天然带有偏见,认为他只不过是个躺平的“资源咖”,在《仅三天可见》中,陈飞宇也曾经表达过为什么如今的他选择不表达。

因为即使他什么都不说,也会被恶意解读,生在罗马,想证明自己需要付出的也同样是走到罗马所需要的努力。

做陈凯歌的儿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总有退路。“但陈飞宇从想过后退”,二居说,她一直记得陈飞宇说的一句话:“偏见是正常的,偏见也是没有道理的。但我不担心,因为大家会看见真正的我。”

这也是为什么她能一直坚定的喜欢他五年,二居也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看见真正的他,而不是只用“陈凯歌儿子”来一笔带过。

罗马非一日建成。kk想说的是,“星二代”的标签不用刻意强调或是规避,这个title带来的光环也好,枷锁也罢,加分or减分的本质还是在于陈飞宇本人的实力与选择。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