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莉事件”持续曝光后,听一小区退休老大爷是如何评价她的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3-27 05:54:32

自从“李少莉事件”被持续曝光后,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的李少莉本人,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真相很快就会被公布于天下,这场因为“耳钉、丝巾”引发的事件,也很快会宣布告一段落。

我们要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就现有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来看,“李少莉事件”目前还处于不明朗的状态。但是随着媒体的持续报道,各方人士持续深挖,事件脉络会越来越清晰。

说起来,整件事情都围绕在三个问题上面,李少莉佩戴着30000元的耳钉,围着4000元的丝巾,用手指点读稿件,但这些实际上并非是舆论所聚焦的焦点。

错就错在李少莉是一名“副局长”,很多人认为在一个特殊时期,她以这样精致地打扮出现在世人眼前,给人一种很不合时宜的感觉。

正是因为李局长的身份问题,所以人们就质疑她“如此穿戴是否合适?风气是否端正?”两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部分人揣测李局长的财产来历不明、消费奢侈、能力差,德不配位等等。

总之争论的焦点,几乎都指向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谓的:不正当收入。

但是在调查结果未公布之前,这些揣测明显是不怀好意的,是对他人的一种人身伤害,甚至已经涉及到了违法行为。

现在,网络上的争议,一者是看到表面以后,对李局长穿搭问题的评价和抨击。二者是通过表象,直指其收入是否合法、升迁是否正常的深入质疑。

先来说第一点看法:李局长的穿搭是否有问题?

现有公开的资料显示,李局长在工作岗位工作多年,再加上他丈夫的工资。所以花几万块钱买两件奢侈品,肯定是买得起的!

然后李局长的发型,属于那种烫染的大波浪发型,看上去十分的典雅大方,这也很符合她的气质。而这样的发型,受到了很多女性的喜爱,以前在上海、香港等地特别的流行。

就这个问题有人表示,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女性,都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和打扮,这一点和钱多钱少并没有太大关系。

所以,李局长作为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年轻女性,她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无可厚非。

这一点其实从历年来李局长的露面也可以发现,不管是什么场合,她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的打扮出现的,所以在这一次的发布会上,李局长也只是以一直保持的形象出现的。

优雅大方的李局长,确实让所有人感觉端庄稳重,但还是有眼尖的人,发现了她佩戴了价格昂贵的耳钉和丝巾。

先不说穿戴这些行不行?总之凭借李局长和她丈夫的工资,买这些东西佩戴毫无金钱压力。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名副局长,李局长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了30多年,作为一个爱体面的知识女性来说,她把自己打扮的精致一点也是应该的。

另外,身处那个职位,她总是要和一些差不多级别的人见面,总不能穿得土里土气、邋里邋遢的样子吧。

所以,综上所述,李局长的穿戴没啥问题!

我们再来说第二点,这是透过表面直指李局长升迁和收入的问题。

一位小区退休老大爷,对李局长的这些故事十分了解。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这件事分析得很透彻。

老大爷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人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公开资料则显示,李少莉以前当过棉纺织厂女工,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那么一点低人一等。

但是在那个年代,工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甚至有很多技术工种,工资比当时的厂长还要高。

当然了,为了追寻高工资,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李少莉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白天做工,晚上还不放弃学习。最终通过进修,成功地成为了一名高知识分子。

至于李少莉后来为什么去学中医?这其实和她个人的眼界有关系。

在80年代,大多数人都还沉醉在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衣食无忧的境地中,李少莉却发现工厂不是永远的归宿,因为终有一天它会倒闭。

就这样,在所有人还在做着流水线工人的时候,李少莉却已经抓住机会,进入了中医学徒班学习,并且考上了医学大专。

在医院工作几年以后,由于能力不错,之后被调任到卫生局上班,实际上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另外,李少莉从学医到调任卫生局,这个时间可不短,最起码得有个五六年吧。

在卫生局工作期间,李少莉也没有放弃学习,她又考上了电大的法学系专业。甚至还有一次为了工作,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李少莉升任副科级时40岁,到正科级43岁,再到副处级已经54岁了。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于她这样努力的人来说,算是慢的了。

除此之外,李局长还是一名民盟成员,对于一些相关机构,需要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构成机构需求,所以李局长的这个身份,也许在她升迁路上,也有过一定的帮助。

听完这个退休老大爷的讲述,似乎整件事情的脉络就清晰了,给人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实际上,看待“李少莉事件”,一定要以客观求是的态度去分析,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听风就是雨。

对于之前有人说一些人给李局长辩解,但是我想说的是,在调查结果未出来之前,民间的一切猜测都算不得数,反而会在无形之中给当事人带去更多的困扰和压力。

用事实说话,不带个人主观思想的评价,才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也是一个媒体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很多人揪着李局长穿戴不放的同时,有没有去关注一下她曾获得过的荣誉?

全国满意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

这些,难道那些人都看不到吗?

所以,综上所述,对于李局长的这次“网暴”,真的是太不应该了,并且也十分的荒唐。

不管如何,事情都不应该在“对错”未分之前就盖棺定论,这样对当事人太不公平了。我相信等结果出来以后,绝非如同大家所猜测的那样。当然了,我这样说有一点主观臆断,但我就是看不惯那些“键盘侠”。

好了,大家对“李少莉事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看法?赞不赞成这位退休老大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