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让观众下了“退圈令”?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3-02 09:23:17

这一季的喜剧大赛大家有在追么?

很多人都在说,第二季不好看了,虽然也有《少爷和我》和《进化论》这种高质量作品,但爆笑的节目还是越来越少了。

评论有褒有贬,但还没有哪个节目或者喜剧人像这个作品一样,被集体讨伐喊她们退圈。

节目中关于“离婚”的一些表达,深深地冒犯了一些观众,不仅没让他们开怀大笑,还感觉遭到了pua。

到底是什么样的剧情,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让观众下了“退圈令”?那就让我们回到节目中去找答案吧。

当一个女人决定退鞋

这个节目始于一个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睡着的女人。

名为“退鞋”,实则是“退婚”,句句没有出现婚姻,却句句都在讲婚姻。

以入梦开始,用梦境里退鞋的经历,来隐喻离婚过程中遭遇的指指点点和流言蜚语。

梦的开始,她提着一个鞋盒来到了鞋店,这时作品的名字告诉观众,她就是那个决定退鞋的女主角。

售货员出现操着熟练地话术对女人说:“我们的口号是,一生一世一双鞋。”

接着就不由分说地向女人推销起鞋款来。

有适合职业女性的经济适用鞋,还有适合精英的精英鞋,如果都不喜欢,还有一款草鞋:店里没货但是正在编。

就在售货员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家的鞋子质量多么优秀、全国销量领先10年零退鞋记录的时候。

女人一句“我是来退鞋的”,让销售的表情瞬间垮掉。

销售神秘兮兮地把女人拉到一边,小声问道:“咋回事啊?为啥要退鞋啊?”

还接着劝说女人:这鞋和脚,就是要不断磨合。

千说万说,总之就是不想退钱,可能这10年零退鞋记录就是靠一张嘴皮子磨出来的吧。

就在观众都等着看“一个消费者的艰难维权”是如何发展下去的时候,售货员突然说了一句话:

“你回去先给自己一个冷静期,想个三十天,说不定你又重新爱上它了。”

如果前面还算是暗示主题,到这里可以说是报《离婚》的大名了。

见女人执意要退鞋,销售员为她申请了一个“鞋脚专家”,专门修复鞋和脚之间关系的。

下一幕,专家登场,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看起来这位专家的鞋脚(婚姻)关系一定处理得很好吧。

专家坐下后问女人:这双鞋什么毛病啊?

女人说:“可能是皮子太硬了吧,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我就是知道,我脚疼。”

专家得出结论了:“一句话当中四个我,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

这时候观众也明白了,这专家是专门负责pua的。

趁着女人被说得晕头转向,专家还在疯狂输出。

“她既需要这双有形的鞋放在家里养眼、穿出去有面,同时又希望它是一双无形的鞋,在她想要自由的时候给她足够的空间。”

最后,在销售配合“听懂掌声”的表演中,专家通过一段看似摸透了女主内心的表述,把她塑造成了一个“既要又要”的贪婪女人。

而咱们的女主:一脸懵x。

你以为专家的戏份就结束了吗?

女人还没反应过来,她又贡献了一场对《奇葩说》著名辩手黄执中的像素级模仿,让最后的鸡汤显得更有理有据了。

“我们今天站在这里,真的是在讨论退鞋吗?我们真正讨论的,是要不要提逃避问题。”

不得不说,这一段的喜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帧一帧地还原了黄执中的辩论现场。

最后还有他那句经典的结束语:“以上。”

女主角这时候已经彻底懵了。

销售员和专家趁热打铁,要给她办一场隆重的仪式,“把所有的美好都补给你”。

说罢,早已准备好的路人甲乙丙丁就拿着道具入场了。

最后,人群在喧闹中散去,舞台灯暗下,女主从梦中醒来,场上只剩下了她自己。

而任由专家和销售磨破嘴皮子,女主角最终还是坚定地表示:我要离婚。

“结尾升华主题就是好喜剧了吗?”

退鞋的结局很“悲壮”,但是不影响作品中诸多隐喻的精彩程度。

当一个女人决定离婚,现实中她可能遇到什么呢?

周围的人还在疯狂地“安利”。

经济适用鞋,其实说的是那些在外拼事业回家还要照顾家庭的事业型女性。

所谓的精英鞋,原来是那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带出去养眼还能带回家负责家务的家庭主妇。

销售询问的退货原因:款式不喜欢、码数不合、破裂了…

对应的是两性关系中的:这类型不喜欢、感情不和、婚姻破裂…

“想买就买想退就退,哪双鞋还能踏踏实实地跟着你啊? ”

那些劝退女主的话术,正是人们在“劝和不劝分”的时候常用的话语。

所谓的“情感专家”,只不过是搅混水的作用。

忽略了女性在婚姻中的真实困境,只是一味在指责女性不够负责,遇到事情就想逃避。

而那场所谓的“买鞋仪式”,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婚礼现场,就更加典型了。

有司仪热场。

“冥冥之中我们都期待着和某个人相遇。”

有看客起哄。

“你太美了,你俩就是天生的一对。”

让“新郎新娘”发言,他们什么都没说,底下的人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到了穿鞋环节,也就是婚礼中的接吻环节,底下的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

“亲一个,亲一个,亲一个…”

最后,仪式结束,她们一哄而散,真正咂摸着婚姻中种种酸甜苦辣的,只有女主角一个人。

一个喜剧比赛中的节目,以这样的基调结束风险很大,很难拿到高分。

比赛结果,退鞋的女人毫无意外地输给了另一组选手“少爷和刘波儿”,惨遭淘汰。

最终,节目还是借着李诞之口说出了它更深层的意思:

说的不是鞋,而是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妥协。

价值是上去了,但是“笑果”却下来了。

播出后,大批的观众表达了不满。

“自以为结尾升华主题就是好喜剧了吗?全程观感只有窒息和不适。”

也有人觉得,这类作品就是在蹭女性话题的热度,只会让人更压抑。

还有观众只想从喜剧出发,说这个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好笑。

不好笑也就算了,还让观众感到压抑,没有得到精神放松。

作为喜剧节目,不好笑变成了《退鞋》的原罪。

但是喜欢这个作品的朋友,恰恰也觉得它好就好在把女性决定结婚的过程表达出来了。

虽然不爆笑,但是贵在深刻。

主创团队也说,她们明白这个作品在比赛中的“危险性”。

但是她们只是想创作这样一个作品,送给那些在离婚、结婚、恋爱、分手中做决定时总被身边的话语影响的女孩们。

《当一个女人决定退鞋》中,“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词。

她没有怀疑、没有犹豫、没有考虑,她已经决定了。

这中间大概率经过了深思熟虑和长时间的观察,也可能是多年以来的隐忍和煎熬。

这一刻她决定离婚,但是看看她的周围,没有人尊重她的决定。

这样的作品并不好笑,甚至还充满着冒犯,但这也是女性在生活中正在经历的种种困境的缩影。

无论多么不喜欢,至少,不应该简单粗暴地让这样的声音“退圈”。

让“搞笑女”把戏演完

在喜剧的世界里,就算无法和女性的表达产生共鸣,也至少让她们“把戏演完”。

杨笠曾经也讲过类似看客起哄的段子,她说,在一场求婚里,真正开心的只有路人。

在杨笠成为众矢之的、到处遭遇举报之后,今年讲“女装没有口袋”的颜怡颜悦姐妹也遇到了这类的反馈。

“为了恰流量而说,为了挑起对立而说。”

思文今年强势回归,讲了自己在离婚后的很多心得体会。

弹幕都是说她没意思,就会讲脱口秀的内部梗。

女精英Norah,美国杜克大学管理学硕士、中英日三国语言在脱口秀中随意切换。

因为段子中经常夹杂外语和隐约透露出的优越感,被人说太有压迫感。

即便如此,现在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女喜剧人出现,她们讲性别话题、容貌焦虑、社会现象…

她们把自身的经验带到了公共空间,引发了很多社会讨论。

退休阿姨黄大妈聊对“大妈的刻板印象”,说拍照不扶着花,难道扶老公吗?

小鹿聊“容貌焦虑”:

为什么只有女尸的形容是:皮肤鲜活、晶莹透亮,仿佛刚刚下葬,男尸怎么就不能“至死是少年”?

赵晓卉聊“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

有些姐姐不会唱歌跳舞、乘风破浪,她就想踏踏实实找个班上,怎么就这么难呀?

有点沉重、有点窒息、有点荒唐,这也就是舒淇说的“黑色幽默”。

这些“黑色幽默”最常遇到的一个评价就是:挑起性别对立。

与此同时,“不好笑”几乎是与之并列出现的另一种评价。

美国女演员Iliza Shlesinger曾经说过:

男人总是要抢占先机,不管是财产还是言论自由,不管是搞笑还是表达自我,他们都要先占甜头。而女性最好在家相夫教子直到终老,所以问题不在于女性搞不搞笑,只在于人们不允许女性表达自我,走上更大的舞台。

这种“不允许表达”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喜剧的舞台,同时也出现在生活的角落。

具体表现就是:当一个女性站出来说些什么的时候,周围的声音都在告诉她,她是错的。

看看挖酱曾经写过的这件事,或许你会有更深的理解:全雪圈传阅裸照的男友无人在意,自曝被偷拍并维权的女友却被劈头盖脸骂惨了

当然应该尊重那些纯粹追求“好笑”的观众,但是有时候,看看这些黑色幽默,能帮助我们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

至少至少,也应该保留她们表达的权利,让“搞笑女”们把她们积压了一肚子的人间真实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