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胆,《她和她的她》更大的亮点在于“叙述诡计”丨推理笔记
2022年11月9日 刊| 总第3050期
近几年的高分台剧,关于女性话题的探讨尤为深刻。
刚获得金钟奖迷你剧最佳编剧奖的《第一次遇见花香那刻》,关注青春期女性在友情与爱情间波澜起伏的心理状态;豆瓣评分9.3的《俗女养成记》,聚焦40岁女性返乡的“躺平”生活;再到近期热播的《她和她的她》,书写女性创伤后的和解与自愈……
这几部台剧,都是从较为宏观的议题里开辟小切口,为具体而微的女性困境,提供一份治愈。
《俗女养成记》
由卓立执导,许玮甯主演的《她和她的她》,近期上线后一直霸占Netflix台湾地区热榜。这部剧讲述了林晨曦(许玮甯 饰)因遭受性侵患上精神疾病后,努力将分崩离析的生活重新扳回正轨的故事。(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她和她的她》对女性遭遇的不公,以及性侵受害人的痛苦心理毫不避讳,因此这部剧也被称为剧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在我看来,《她和她的她》豆瓣评分的持续上涨(目前评分8.6),不仅是因为选题的别出心裁。作为一部回溯女主成长境遇的“她悬疑”,这部剧在悬疑类型叙事上的探索和创新,也非常值得更多剧集创作者借鉴与反思。
《她和她的她》的主线,是由高中老师谢志忠(陈以文 饰)的命案,回溯林晨曦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不幸。林晨曦高中曾被自己的化学老师谢志忠性侵,师母却指责是林晨曦勾引在先。而同学们将她的私事大肆传播,林晨曦求助父母,父母竟反过来指责自己“不懂拒绝”。
万念俱灰、精神崩溃的林晨曦,也因此患上精神解离症,时常陷入断片、认知混乱,甚至会因逃避创伤、恐惧现实而在脑海中虚构出一个新的“臆想世界”。
一般情况下,悬疑剧会以第三方视角(比如侦探)介入案件,但《她和她的她》全程采用了求救者(受害人)视角。这种叙述视角的转换,是整部剧悬疑感的来源。
类似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通过病患父亲眼中不停变换的生活环境来制造悬念;同样患有精神解离症的林晨曦,意识也在现实世界与臆想世界中来回跳跃,从而导致身边亲友在两个世界中呈现迥异的面貌。
比如第二集女主车祸醒来后,发现自己从猎头顾问变成了幼儿老师,沉稳多金的男友变成了乡下“放浪形骸”的警察,死去的父亲与弟弟也安然无恙……生活上的巨变令女主失去人生的掌控感,这种游离在两个世界的困顿,也让我们对林晨曦的创伤后遗症有更切身的体会。
悬疑剧采取病患的叙述视角,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推理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诡计。最经典如阿婆的《罗杰疑案》,通过第一人称将读者代入推理盲区,让读者忽视案件讲述人其实就是真正的凶手。
在《她和她的她》中,观众对主角生活的感知,都来自于林晨曦视角。一切情节变化都是主角私人感受的映射,因此观众难以洞察哪部分案情是真实发生的,哪部分是林晨曦因创伤后遗症臆想出来的。直到结局,林晨曦的意识回到现实的那一刻,许多观众才明白,原来车祸后这个生活更丰满、亲友更和谐的乌托邦,才是林晨曦自行解离的、并不存在的时空。
不过,主角单一视角的延续,也会牺牲悬疑剧的部分解谜爽感。好的悬疑剧离不开扎实的案件本体。和《她和她的她》一样,《摩天大楼》《消失的孩子》也是借疑案来写社会议题,但至少在作案手法与动机上给观众留足了推理空间,疑案解谜贯穿始终。
但《她和她的她》中的命案只承担了“引子”作用,谢志忠被杀与女主命运关联性并不强,女主创伤记忆的寻找、回溯基本靠自发想起或是镜头闪回。另外,结局林晨曦意识回归现实后,原本在“臆想世界”埋设多集的悬疑线也一下子变得无足轻重了。
重人物、轻案件的取舍,主要源于该剧想讨论的议题。除了性侵后遗症,《她和她的她》还花了大量笔墨,描绘职场性骚扰、潜规则。看得出创作者尽可能想还原女性的多重困境,但一部剧容纳太多严肃议题,反而像在堆砌热搜词。这也是女性悬疑题材容易陷入的“上价值”怪圈。
断十指不如伤一指,《她和她的她》若能在女性境遇上做减法,将命案与人物走向结合得更紧密,想必口碑还能更上一层楼。
【文/葵涌】
往期推荐
点击 “阅读原文” 历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