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片三十年盘点(上):从引狼入室到鲶鱼效应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1-22 07:10:39

整个十一月,关于院线的最好的消息,无疑是《阿凡达2》的定档。

在经历了种种波折、猜测和传言满天飞之后,《阿凡达2》终于还是成功地引进到了内地。

可以看得出,这次,无论是影院、媒体还是观众,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期望之情等待《阿凡达2》定档的日子。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救兵来了。

就像我之前两篇文章《影院“空城计”》和《导演“生存记”》中说的那样,2022年,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是寒冬中的寒冬。

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疫情摧残之后,电影行业不但没能等来市场自我调整的喘息之机,反而等来了那只掐住市场脖子的无形之手——

对影院排片和影片制作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力度。

无数人对《阿凡达2》的期待,其实都隐隐表达了对同一个问题的焦虑——在当下整个国产片市场已经无可阻挡地朝着主旋律电影当道、外国电影非必要不引进的状态迈进时,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阿凡达2》,还能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新的希望吗?它是引进片最后的末日辉煌,还是新的春天到来的信号?

所以,就着《阿凡达2》定档的契机,我们来把这一系列关于中国电影行业展望与回顾的话题做个完美的收尾。

这一回,我们来聊聊过去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行业最后那块重要的拼图—— 引进片。

因为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我打算以2010年初《阿凡达》上映为界限,分成两篇文章来讲。

上篇,咱们先说说引进片是如何带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起来的。之后的第二篇,我们来分析起飞之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又为何会一步步与引进片割席的。

聊引进片,我们先得搞清楚一对概念,分账片和批片。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影片的放映权是否被买断上。

被买断放映权的就是批片,中方用固定价格把这部电影买下来,然后它的票房就完全归中方所有了,不再与原片方分票房。

反过来,有分票房权力的引进片,就是分账片。

引进片开始成规模成体系地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始点,正在于分账制度的确立。

1994 年 11 月 12 日,中影公司引进的美国影片《亡命天涯》在中国上映,这是中国电影在经过几十年买断发行引进片之后,再次开启以分账发行方式引进外国影片的标志。

(《亡命天涯》剧照)

与此同时,在1995年,电影局开始调整制片准入资格,制片权逐渐下放到民间,也即中国制片公司国退民进的开端。

而当时之所以有这两重变革,是因为彼时的中国电影行业,几乎步入了最危机死寂的时刻。此前电影局统筹生产制片的方式让本土电影创作成了一潭死水,已经被证明了是逆市场规律而行的举措。

用当时中影公司党委书记王增夫的话来说就是,再不引入引进片,电影院就要关门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994年的引进片,就是这救急的米。

而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竟能如此相像。

兜兜转转近三十年,历史仿佛从来没有进步,我们又回到了国产电影一片萧条,引进片大幅度减少,统筹安排的主旋律电影当道的时代。

这种开倒车的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所以,我今天打算通过盘点1994年到2022年这28年间的引进片与中国市场的关系,来尝试着梳理一下,中国电影这辆马车,到底是怎么着兜了这么一大圈,把自己给兜倒车的。

引狼入室

(第一阶段:1994——1998)

伴随着1994年第一部分账大片《亡命天涯》引进消息的,是彼时广电部出台的一项引进规定:

从1995年起,中影公司每年以分账发行的方式引进符合“两个基本”的电影。所谓两个基本,也就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基本反映当今世界电影艺术和技术最新成果”。

(《亡命天涯》海报)

放到今天来看,《亡命天涯》并不算特别优秀,这是一部很典型的好莱坞90年代商业动作片,由哈里森·福特饰演。但本片依旧让当时的国内观众感到了耳目一新。

1995年1月21日,《红番区》引进,唐季礼执导,成龙主演。这是第一部引进内地的香港电影。此后连续三年,成龙的电影都在年初贺岁之际引入内地市场。

到了1998年年初,成龙的《我是谁》引进,在这前后脚的功夫,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上映,慢慢推动了“贺岁档”的形成。

1995年4月20日,《真实的谎言》引进,詹姆斯·卡梅隆导演,施瓦辛格主演。这部电影是卡神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次惊艳亮相,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上第一部票房破亿的引进片。

如果说《亡命天涯》之于中国观众还只是开胃菜的话,那《真实的谎言》则是当之无愧的主菜。

当时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是6元,《亡命天涯》票价15元已属特例,而《真实的谎言》票价直接翻了一番,达到了30元。期间,这部电影甚至一度火到炒出过80元的黄牛高价票。

1995年7月15日,《狮子王》引进。这是国内第一次引进好莱坞动画电影,也是迪士尼压箱底的经典之作,更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同一年,另一部动画片经典之作——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1》也引进了。这些动画大片不仅让孩子也开始成为电影院的常客,更是动摇了一直以来中国观众认为“动画片=小儿科”的固化偏见。

1996年6月7日,《勇闯夺命岛》引进,迈克尔·贝执导,肖恩·康纳利、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彼时的迈克尔·贝还没有沉浸于对狂轰滥炸式美学的迷恋,他的这部早期作品向中国观众展示着其对于动作片节奏的完美掌控力。

同时,本片也让很多观众认识了“老牌007”康纳利,以及日后的“烂片之王”凯奇。

1997年引进的电影中,相对比较重要的是《碟中谍1》。凭借《碟中谍》系列,汤姆·克鲁斯在内地赢得了国民级的知名度。

1998年,引进片的第一波高潮到来。同样,这一年两部首当其冲的大片,也让内地观众感受到了引进片尺度的“非同凡响”。

一个是《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当年横扫奥斯卡的名作。片中长达20分钟的奥马哈海滩登陆战,画面极其残忍,在内地公映时一度引起争议。

(《拯救大兵瑞恩》中海滩登陆战剧照)

但这还不是争议最大的。

1998年4月3日,《泰坦尼克号》在内地上映。

据说,当初某人在看完《泰坦尼克号》后扔下的一句金口玉言,使得本片一刀未剪得在内地足本上映了,这也让众多观众忍不住反复走进影院,就为了欣赏杰克给露丝画画的情节。

对比今天连《柯南》里两位警官的亲吻镜头都要被删减的情况而言,彼时的审查自由度的确是难以想象的。

除去这种让无数人大开眼界的香艳场面之外,《泰坦尼克号》当初几乎是从全方位地满足了观众对于好莱坞大片的期待:爱情、冒险、灾难、悬疑、生命哲学、帅哥美女……要啥有啥。

如果说,1998年之前的引进片所起到的主要作用,还只是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各种类型片的独特魅力的话,那卡梅隆则是借《泰坦尼克号》展示了好莱坞工业顶尖水平是如何能把各种类型元素彻底融会贯通进一部大片中的。

(观众排队买票看《泰坦尼克号》)

最终,《泰坦尼克号》的内地票房是3.6亿。这个纪录,一直要到11年后才被打破。而1998年当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也不过是14.4亿元,《泰坦尼克号》独占四分之一,足见这部电影是有多么的万人空巷。

这批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引进片起到了初步培养观众的作用,虽然放在世界电影史上来看,其中的很多电影未必是最知名或最出色的。但之于中国市场,则恰恰是这些相对典型的商业大片起到了搅动市场的作用。

但可能和我们今天想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当时,中国本土的电影行业对于引进片成为市场主流、重新激活影院经济的情况并不是全然欢迎的。

(1998年,《泰坦尼克号》的票价已远高于国产片平均票价)

正如我为这一阶段的引进片历史所写的标题一样,在当时的很多反对者看来,引进片的狂飙突袭,之于中国电影市场,是 引狼入室。

很多反对者觉得,如果总是引进片大行其道,观众习惯了看国外大片,那么这必将意味着尚未来得及成长的本土电影,很快就将走向彻底的消亡。

虽然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担忧是不太必要的,但它依然准确地说明了引进片对彼时的中国电影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批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艺术层面都领先本土电影数十年的外国大片,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不可战胜的洪水猛兽。

而事实上,在这一时期,模仿引进片分账制度发行的《红樱桃》《红粉》《阳光灿烂的日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国产片并没有真正陷入绝境,他们反而获得了票房上的意外成功。

再加上冯小刚、冯巩、赵本山等人共同撑起来的贺岁档市场,国产片慢慢博得了生机。

1998年《泰坦尼克号》的上映更是刺激了中国电影界开始筹措拍摄自己的“商业大片”,也就是当年10月8日上映的《荆轲刺秦王》,陈凯歌导演,张丰毅、巩俐、李雪健主演。

虽然该片最终在口碑上并没有博得观众认同,大多数人都认为陈凯歌的这部电影不知所云、故作高深。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尝试至少说明从1994年开始的外国大片引进计划,成功地起到了最初的预想作用,带动了本土电影的复苏。

回头来看,当时众人所忧虑的国产片绝境非但没有到来,似乎还隐隐撬动了国产片的生存空间,为00年代国产片与引进片分庭抗礼、平分秋色的状态埋下了伏笔。

鲶鱼效应

(第二阶段:1998——2009)

1998年《泰坦尼克号》大热之后,紧接着而来的1999年,引进片与内地市场的关系却并没有向第一阶段那么顺风顺水地发展。

当年5月,美国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实施了轰炸。为了表示抗议和不满,美国引进片一度在中国市场遭到禁令。

因为这一禁令,1999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整体下滑了50%,迫使政府不得不在10月份提前对美国进口的分账片实施提前解禁。

同年11月,第二个转折点到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署了双边协议,约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进口大片数量增加至20部之多。

到2000年,美国引进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状况才有所好转。当年最重要的引进片是李安的《卧虎藏龙》。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李安都凭借此片技惊四座。哪怕是对早就在录像厅时代对港台武打片有所熟悉的中国观众来说,李安的这种独具一格的武侠想象,都依然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国产片方面,受到李安启发,张艺谋以更大的投资力度集结了两岸三地众多明星,在次年,也就是2002年12月20日上映了自己的武侠商业片首作:《英雄》,真正为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和商业片时代打开了大门。

至此,引进片之于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不再是引狼入室了。它成了一条能搅动市场的鲶鱼。

充满活力而能力出众的鲶鱼能为整体市场环境带来活力,而鲶鱼之外的其他鱼,也拥有了可以与之分庭抗礼,共同享受市场红利的实力。

2003年底,对引进片发行已经相对得心应手的中影公司决定在营销方面尝试一些新的冒险:他们要在11月5日与北美同步上映《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而当晚影院门口成千上万为本片排队的观众和影迷,也充分证明了同步上映这一营销策略之于引进片发行的重大价值。发展至今,能否同步上映不仅经常是大片引进时的标配要求,它甚至已经成为了预测一部引进片的票房能否大卖的关键指标了。

此后,引进片经历了一大段时间的平稳发展。

但在这一时期,一种市场趋势也正在逐渐形成:引进片开始集中性攻占暑期档。当贺岁档几乎已经被官方默认为国产电影的保护档期之后,暑期档自然而然地成了引进片们的重点开发对象。

其中最为明显的案例就是《哈利波特》系列,在2002年和2003年,《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两部都是选择在1月左右的贺岁档进入中国,反响相对较平淡。但在2007年的暑期档上映的《哈利波特5:凤凰社》的票房却成功破亿。

同年暑期档,还有另外三部引进片票房也破亿了——《蜘蛛侠3》、《加勒比海盗3》、《变形金刚》。这四部电影,连同2008年暑期档引进的《功夫熊猫》,其实也恰好代表了2000年之后,在内地市场作为火热的几大好莱坞IP。

毕竟,除了《蜘蛛侠3》以外,其余三个系列的作品,还没有迎来它们的票房巅峰期。

而且,这几个大IP也成功地向中国市场示范了好莱坞的成熟运营策略。

《哈利波特》系列示范了畅销书加改编电影的联合销售策略;《加勒比海盗》验证了迪士尼乐园文化的强大商业潜力;《功夫熊猫》则可以视为是美国片方针对中国市场投其所好而特制的文化杂糅大片。

至于《蜘蛛侠3》,虽然索尼并没能很长久地将这一IP成功地运营下去,但它也为中国观众普及了超级英雄电影这一概念,也算是为下一个十年引进片最重要的一大板块埋下了伏笔。

可以看到,比起90年代的浅尝辄止,00年代的引进片才基本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电影层面真正的全方位沟通,引进片也基本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非常稳定的一股力量。

但既然我给这一阶段起名叫“鲶鱼效应”,那我要着重说的就显然不全是引进片本身。事实上,在这一时期,真正值得关注的,恰恰是被引进片这条鲶鱼搅活的中国本土电影创作力量。

张艺谋、陈凯歌、宁浩、娄烨、冯小刚、乌尔善、陈可辛……在我上一篇文章《导演“生存记”》里提到的几位导演,几乎都在这一时代为自己博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如果说,2022年的今天,对于这批导演来说是万马齐喑的寒冬时期,那么00年代引进片吹起商业大片飓风的时期,则堪称是这批导演的黄金年代。

在凭借《英雄》为国产大片打开大门之后,2004年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又一次获得了票房成功。老谋子也从此开始以平均一两年一部电影的速度开启了自己的商业电影拍摄时代。

而同样在2004年大放异彩的国产片还有两部,一部是帮助冯小刚真正在中国电影市场站稳脚跟的《天下无贼》,另一部是周星驰的 作品《功夫》。两部喜剧电影的票房都成功破亿了。

到了2006年,宁浩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也上映了。

这部用小成本博得高票房的电影可谓是相当成功。而且,《疯狂的石头》特别值得聊的一点就是,这虽然是一部国产片,但与此前张艺谋、冯小刚等人的土法炼钢不同,宁浩对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的借鉴,更像是一次对引进片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随后,冯小刚的《集结号》和陈可辛的《投名状》上映,也算是在当时为中国的商业大片市场示范了战争片这类偏严肃的、更具人文价值题材电影的创作思路。

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国产商业大片也频繁面临着“高票房低口碑”的诟病。很多电影虽然努力想要效仿引进大片,但最终成品都变得“土不土,洋不洋”,没能很好地掌握商业大片应有的叙事技巧。

这里面的典型案例,一是冯小刚的《夜宴》。

冯小刚显然不擅长拍摄此类古装题材,他对古代皇宫的想象非常的“邪典”,更不要说这部古装片在文本上非要塞进一个《哈姆雷特》的内核,导致观众更加不知所云。

二是陈凯歌的《无极》。一部怎么看怎么尴尬的作品,堪称是陈凯歌本人矫揉造作性格的集大成之作,被金星调侃为“中国电影墓碑式作品”。

第三个案例,也是最典型的,就是吴宇森的《赤壁》系列。

吴宇森几乎是集合了上述两位导演所有的错误和短板,他试图用一种《指环王》式的创作思路来复刻一部中国版的商业史诗大片。

但奈何吴宇森依旧在用黑帮片和枪战片的思路来想象三国历史,以至于本片看起来就像是一部刻意反战、又缺乏古代思维的四不像作品。

时隔多年,每当我回忆起志玲姐姐那句“萌萌,站起来”时,都依然会为这完全不接地气的台词肉麻到浑身起鸡皮疙瘩。

模仿、借鉴、同台竞技、反复试错。在00年代,伴随着大批量引进片的涌入,本土导演们终于有机会在被激活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开始尝试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以说,这一年代也是中国电影最有活力,最野蛮生长的时期。同时,也是民间企业开始全面接手电影产业,真正实现国进民退交接的时期。

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引进片带来的鲶鱼效应,中国电影市场开始懂得了“档期”、“院线”、“IP”等等一系列概念,各地的多厅影院也得以在这种繁荣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地建设起来。

(上海大光明影院)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1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与引进片之间也将发展出更加微妙的关系,越来越多元化的引进片开始得以被中国电影看到。

但繁荣之下,诸多危机也开始渐渐显现。

10年代到20年代,之于中国电影行业,之于引进片而言,都像极了这一时期漫威电影的故事走向:一片繁荣,将在一个响指过后,烟消云散,寒枝雀静。

从全面繁荣到引进片的大批量被阻,再到国产电影的萧条与单一化。这到底是一种疫情与主旋律商业大片共同造就的偶然,还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注定的结局呢?

这部分内容,我会在关于引进片的下一篇文章里来讨论。

-END-

互动话题

你对2010年前最有印象的引进片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