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戏剧《曙光》在洛建组,预计12月与观众见面

分类: 情感八卦杂谈 发布时间: 2022-12-24 11:55:21

沉浸式戏剧《曙光》在洛建组,预计12月与观众见面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河南造”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曙光》,今天(11月11日)在洛阳正式建组。这台剧以1921年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将当时诸多人物形象化作剧中角色,讲述了洛阳工人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反抗压迫的一段热血征程。总导演潘乃奇在接受大象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这部作品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1921年11月,洛阳市爆发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这是一次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由洛阳发起,东包徐州,西至观音堂,横贯中州,影响深远的全路工人同盟大罢工。罢工胜利后,陇海铁路工人空前团结,斗争情绪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迅速在陇海铁路各大站开展建党活动,最终成立中共洛阳组,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曙光》就是以1921年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总导演潘乃奇介绍,这部作品以陇海铁路大罢工等故事为素材,将当时诸多马克思主义践行者的人物形象化作剧中角色,讲述了洛阳工人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烈火燎原、反抗压迫的一段热血征程。与观众常见的戏剧有所不同的是,《曙光》的戏剧演绎和体验,皆是以沉浸式的表现手法来完成,“通过打造特色沉浸式数字新场景、创排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共洛阳组成立之初那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也将以最严肃的态度、最真诚的投入来完成这一次创排工作”。

为此,主创团队在立项初期,就组建专业专家团队,为红色主题的方向性、党建文化的严肃性、戏剧背景的真实性进行把关和研究。除此之外,专家团队还多次前往洛阳市博物馆、洛阳市中共洛阳组纪念馆等地进行采风,力求在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和革命故事,正确地传达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事实上,这几年来,市场上涌现出许多与党建结合的沉浸式戏剧,只不过很多是限于戏剧演绎,在空间上没有太多的突破,有的甚至没有舞美,全靠观众凭空想象,这导致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难以达到最佳。所以,《曙光》主创团队不仅在筑牢红色基因的内容上坚持守正创新,也希望在艺术空间领域进行开拓创新实践。据该剧视觉总监、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边文彤介绍,他们在艺术空间的开拓上,深度还原1921年的洛阳工务段修理厂、洛阳机务段修理厂及工人周刊发行站、工人夜校等革命先辈挥洒热血的场景,“在视觉效果的营造上,包括服装的设计上,我们力求做到不违背历史原貌,兼顾艺术空间呈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质感。”据悉,在《曙光》的体验过程中,参与者能在利用数字科技打造的视觉空间,感受到数智赋能下的沉浸式戏剧新体验。

据了解,《曙光》是潘乃奇及其创作团队继《微光》、《名楼盛宴》之后的又一部沉浸式戏剧作品,也是其“光”系列沉浸式戏剧的第二部作品。制作人聂鑫直言:“不管是《微光》还是《曙光》,都来源于历史长河中的革命之光、红色岁月里的信仰之光、当代人们的心灵之光、文艺工作者的理想之光。在《曙光》之后,我们也将继续打造‘光’系列作品,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而经过漫长的前期筹备,剧本数易其稿后,《曙光》自11月11日起,正式建组排练,预计在今年12月正式进行内测并和观众见面。